第44部分 (第1/4页)

�幔�

罗敷见猜中了他心中所想,道:“敷儿已为三哥准备了这‘缘由’,以服众望。”

次日,有人称是刘秀的故友同窗疆华者来求见刘秀。秀令传入正堂,引荐给诸将。原来这个疆华跟李通一样,是刘秀长安太学求学之时的同窗。双方礼毕,疆华向刘秀献上《赤伏符》,上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疆华见室内多有武臣,不通古文,于是解释道:“天下大乱,刘秀当平乱抚慰苍生,自高祖登基至今二百二十八年,刘公复兴汉室,延续火德。又有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刘氏兴,为天子!”

群臣皆在,听此言无不兴奋异常,纷纷向刘秀复奏。阴识道:“天命不可违!将军先得玉玺,已是上天降昭,如今又得《赤伏符》。若不称帝,一再忤逆上天恐让天下人寒心哪!”

刘秀沉吟半晌,终于开口道:“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

众将听罢,无不欢欣雀跃。

公元25年6月,刘秀即皇帝位,建立汉朝,是为后来的东汉。

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其祝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于是改元建武,是年(公元25年)即为建武元年。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定为临时国都。

罗敷听到此消息自是非常开心,从当日自己与刘縯策划将刘秀“逼上梁山”至此已两年有余,刘秀终于登上帝位。上可以对得起刘氏的先祖,安慰刘縯的亡灵,下可以结束百姓的疾苦。自王莽乱政以来的政治局面终于可以有个全新的开始。东汉也算是罗敷送给天下百姓最好的礼物。

六十五、惊现

登基大典罗敷并未参加。登基之事甚繁琐,刘秀一直到三日后才有暇前来探望她。不过今时已不同往日,只见刘秀身穿龙袍,头戴冕冠,前呼后拥而来。罗敷忙上前行跪拜之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秀忙上前搀扶:“敷儿快请起。都退下吧。”待众人退了,刘秀道:“听说你要走?”罗敷:“是。敷儿身体已无大碍,多谢皇上挂心。敷儿明日就动身前去汉中了。”

刘秀道:“你一人前去怎让三哥放心?”他自称三哥,而不是朕。罗敷心里是感激的,至少刘秀是个念旧之人。

罗敷默然。刘秀之前用几个月的时间帮罗敷打探到月如风可能去了汉中。虽然机会渺茫,但为了她的开儿她必须前去。何况夜听潮突然失踪也让她倍感不安,即使他辜负了他们母子,也没有必要从人们视线里消失。难道此事还有隐情?

刘秀道:“刚刚接到的消息,赤眉军攻取了汉中,在那里拥立了十五岁的刘盆子为帝。你此去汉中无疑深入虎穴,如果让他们知道了你的身份,定然不会轻易放过你。”

一听到这个消息罗敷更加坚定了去汉中的信心。赤眉军一直是除了更始帝刘玄和河北刘秀之外最强的一支力量,如今突然拥立新君,这会不会与夜听潮有关?夜听潮曾想借助赤眉的力量攻击刘秀,难保夜听潮与赤眉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罗敷道:“三哥不必再劝,敷儿去意已决。”见他不以君臣之礼待她,她便仍然以旧时“三哥”相称。

刘秀见多说无益,道:“我派你阴识大哥沿途保护你。”罗敷:“也好。”阴识此去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打探下赤眉的虚实。刘秀与赤眉的一战将来在所难免,有此准备也是应当。

刘秀坐在榻上沉吟良久,似有心事。罗敷道:“三哥有话不妨直讲。”与刘秀相识已多年,两人一开始便出奇地投缘,有默契,如今更是达到了心意相通的境界。往往对方一个动作,一声叹息,另一方便能才出所想。

刘秀道:“有件事我想与你商量,又怕……”

罗敷轻笑,刘秀依然是这样的脾气,总是多为对方思量三分。想当初她爱的也许就是他身上这种君子之气。“三哥不用怕伤了我。三哥想说可是立后之事?”他还是顾念两人的感情。

刘秀颇为惊奇:“敷儿怎知?”罗敷宽慰地对他笑曰:“此事早在你登基之前已然议论开了。三哥本应在三日前便宣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