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那你认识他不?”

“不认识!”刘太平老老实实地道,“但我认识永福大哥。他在马房里当差,上次我娘回去,他非要给我娘套辆车不可。”

“那你母亲坐了没有?”

刘太平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话来。

刘元瑞家那样能言善语的人,竟然生了个这样实心眼的儿子。

十一娘笑起来,让人抓了把糖给他。道:“卢永福的哥哥卢永贵回来了。他管着四少爷屋里的生意,又常年在外行走,我怕他不好好地跟四少爷当差。他在燕京的这些日子,你就暂时跟着他,帮着端茶倒水、洗衣浆裳的。不过,他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呆在屋里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要一五一十地来告诉我。你可做得到?”

“做得到!”刘太平忙点头,又困惑地道,“那,要是他不让我跟着呢?”

“你就跟他说,这是我的意思。”

刘太平连连点头。

十一娘赏了他一把铜钱,让宋妈妈把刘太平送到卢永贵那里去。

琥珀道:“夫人,要不要再派个人暗中盯着他?”

“不用!”十一娘道,“我只是要表达我的态度罢了。卢永贵是个聪明人。他想明白了,会主动再来见我的!”

十一娘回院子换了件枣红色绣姜黄色牡丹花的杭绸宽袖夹衫,梳了高髻,戴了南珠发箍,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换了玄色遍地金葫芦双喜纹杭绸褙子,梳了圆髻,插了碧玉簪,戴了翡翠手镯。

看见十一娘通身只有一个发箍,让杜妈妈把自己的那对南珠手串找出来:“也有你头箍上的珠子那么大,看着倒像是一套。”

十一娘忙推辞。

太夫人笑道:“我现在年轻大了,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留着也是沉在了箱底,还不如给你。”说着,突然想起来,又吩咐杜妈妈道:“我记得我还有对南珠耳塞的,你也一并找出来给四夫人。”然后笑眯眯地望着十一娘,“今天既戴了发簪,再戴同样的耳塞,就显得有点呆板。你留着哪天合适的时候戴。今天只戴了那手串。”

长辈的一片好意,十一娘不再坚持,笑着向太夫人道了谢。

杜妈妈拿了一个长方型雕红漆匣子过来。

打开一看。说的是手串,却有一尺来长,可以当项链戴了。

“来,我给你戴上。”太夫人把南珠手串一圈圈绕在十一娘的手腕上,绕了大约七、八道,倒像个手箍,佩着夹衫宽大的衣袖,举手抬足间若隐若现,有一种矜持的华贵。

十一娘很喜欢,再次笑着向太夫人道谢。

太夫人也很高兴,上上下下地打量她,像孩子似的,神色间流露出给布偶换了漂亮衣裳后的满足感。

十一娘搀着太夫人上了马车。

姊妹们,继续讨红包——粉红票!

继续加更!

谢谢!

(*^__^*)嘻嘻……

PS:改了一下错字。

u悠書盟 UuTXT。COm 全汶子板粤牍

正文 第二百九十九章 添箱(上) 字数:7035

第二百九十九章添箱(上)

太夫人问起简师傅来:“……要不,你把她请到我们家里来。让她带着我们家里针线上的人——我听说,你常常画了衣裳样子让她们做,她们有时候还做不出来。要是简师傅能来,你也可以省些事。”

十一娘家常的衣饰很简单,但有客人在场的时候,通常会打扮一番,如果到别人家做客……自从她嫁到永平侯府,还没有穿过一件重复的。这是她以前的穿衣习惯。会分正式和非正式的。非正式,以舒适为主。正式,却以大方华美为主。

她发现徐府女人的衣服都很多,这才渐渐让自己的这种习惯冒了头。没想到,还是让太夫人发现了。

十一娘笑道:“燕京比较冷,也不知道简师傅愿不愿意来。我让人带个信去杭州府吧!”

太夫人笑着点头:“可惜家里子嗣单薄。要不然,简师傅来了还可以教教小姐们女红。”

实际上,请简师傅来燕京的事,十一娘一直放在心里。倒不是说在杭州府不好,杭州府毕竟是简师傅的家乡,那个时候,人们通常都觉得自己的家乡好,去外地谋生都是背景离乡。而且她在那里也固定的生源,但如果能来燕京镀镀金再回去,身价还会高一些。之前没有机会,现在太夫人这样说了,她决定从忠勤伯府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