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听说,侯爷这几天都在为立谆哥为世子的事奔波?”

罗大奶奶专程来见她,自然不是为了陪太夫人打牌的。

想到陶妈妈昨天去了弓弦胡同,十一娘早已隐隐猜到一些。闻言笑道:“大家都知道了!”

罗大奶奶含笑点了点头,委婉地问:“那,十一姑奶奶有什么打算?”

既然是奉命而来,不问清楚也不好回复。

十一娘表明自己的立场:“谆哥是元配生的嫡子,按律按理都应该继承家业。如今请封世子,也是理所当然的。”

罗大奶奶听了就露出几份尴尬来:“我听娘说,按规矩,谆哥封了世子,就要另设院独居。不知道十一姑奶奶有什么打算?”

尽管早已接受了嫁到徐家来就是为了照顾谆哥的原由,可十一娘听到这番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是如被蚂蚁咬似的刺痛了一下。

她不由挺直了脊背,道:“谆哥是在太夫人膝下长大的,如果世子之位定了下来,我想,太夫人也好,侯爷也好,都会应该有所安排吧?至于我,自然是希望陶妈妈能到谆哥院子里做管事的妈妈。她可是大姐的乳娘,又是看着谆哥长大的!只是这请封的圣意还没有下来,现在说这些,不免为时过早了!”

罗大奶奶见十一娘神色肃然,更觉不自在:“十一姑奶奶的话有道理。说这些话为时太早了些。”然后匆匆地别了十一娘。

琥珀望着罗府远去的马车不由有些忿忿然。

“这个陶妈妈,太不安份了!我看,要好好教训教训她一番才是。”

“那到不用。”十一娘淡淡地道,“她原就是大姐留下来照顾谆哥的,如果谆哥自己设院子单过,她跟过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何况陶妈妈为人精明,有她在谆哥身边,也可以为我们担些责任。”

琥珀知道十一娘说的有道理,可一想到陶妈妈在冬青的事里全身而退,现在又挑唆着罗家派大奶奶出言告诫十一娘心里就特别的不舒服,还想说什么,抬头却看见几个小厮簇拥着穿着朝服的徐令宜朝这边走过来。

他今天进宫去见了皇上的。

琥珀忙打住了话题,跟在十一娘的身后给徐令宜行礼。

“怎么站在这里说话?”徐令宜笑道。

“刚送大嫂走!”

徐令宜知道今天七娘请客,不疑有他,和十一娘往垂纶水榭去。

“谆哥的事,可有眉目了?”路上,十一娘关切地问。

“皇上准了。”徐令宜道,“只等在礼部奏请的折子上批红就行了!”

“这么快啊!”十一娘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会拖些日子呢!”

“快慢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徐令宜笑道,“皇上有了口风,礼部自然要快一些。皇上不开口,礼部自然要慢一些。何况谆哥是元配嫡子,又没有什么纷争。”

十一娘点头:“那我们岂不要开始准备谆哥下定的事?”

徐令宜点头:“我们这边,我准备请顺王做媒人,你意下如何?”

“如果顺王答应,自然再好不过。”

两人说着进了屋,徐令宜就从怀里掏了几张笺纸给十一娘:“你看看。派去沧州的人回的信。”然后去了净房梳洗。

十一娘坐在临窗的大炕上仔细地看着内容。

笺纸上写着,邵仲然那个房头子嗣一向不旺,曾祖父、祖父都是独子,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才有两兄弟,到了邵仲然这一代,从伯兄弟也只有三人,邵仲然行一,有个胞弟,一个堂弟。父亲有武秀才的功名,十分精通庶务,家境富足。母亲出身沧州大户。

十一娘有些意外。

没想到邵仲然的父亲很会理财。

待徐令宜收拾完了,十一娘和徐令宜商量:“我看这件事,也跟文姨娘说说吧?这些日子,她一直为贞姐儿的事担心呢!”

徐令宜听着眼底闪过一丝犹豫,过了一会才道:“让她听听也无妨。只是你不可心软,让她插手贞姐儿的婚事。免得和文家的人扯上关系。”

所以上次才急着问她文姨娘都说了些什么吧?

十一娘应喏,第二天一大早叫了文姨娘过来。

文姨娘看着一喜,道:“邵公子的父亲今年才刚刚三十八岁。”

十一娘不解。

文姨娘笑道:“贫贱夫妻百事哀。邵公子的父亲精通庶物,又正值壮年,那邵家至少二十年都不用为钱财担心。要是定下了邵公子,有什么过不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