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这什么妈啊,吴怡郁闷了,可还没等她继续郁闷呢,九姑娘貌似发现了她这个姐姐比绒花好玩,丢了绒花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吴怡被梳成小辫子塞进包包头里的头发。

几下子就扯了下来,“哎哟!”吴怡挣又不敢使劲挣,头发又被扯得疼,眼泪汪汪的看着刘氏。

刘氏很快出手解救了吴怡,“这回你知道疼了吗?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趁我没注意抓住了我的耳坠子,差点把我的耳朵扯豁了。”

所以啊,妈啊,你拖这么慢才救我是为了报复吗?吴怡捂着辫子继续眼泪汪汪的,刘氏搂过她替她梳头,九姑娘在那里一看以为她们在玩,也扑过来跟着捣乱。

吴宪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看见她们母女三个在罗汉榻上玩,立时就笑了,“小孩子能有多大的劲儿啊,吴怡小时候憨厚,不像老九这么淘,老九淘的像小子,不像姑娘。”

“是不是啊?爹的小老虎。”吴宪抱着九姑娘,让她踩着自己的腿站着,九姑娘可不管他爹是不是四品知府,直接伸手去抓他的头发,吴宪任她抓着,又慢慢的哄着她放手,九姑娘的注意力又被她爹腰上挂的零碎东西吸引了,扯着个玉佩就不撒手。

“喜欢这个?喜欢就给你。”吴宪解下玉佩给九姑娘玩,不意外的,玉佩又成了只有四颗牙正预备长另两颗牙的九姑娘的磨牙工具。

“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

“衙门里没什么事。”吴宪说道,“对了,五洲的信来了。”五洲是刘氏的七弟,吴怡那个大航海时代的弄潮儿有当朝陶朱公之称的七舅舅刘凤歧的号。

刘家的几个男丁取名字取的懒,老大就叫刘凤达、老二刘凤双、老三刘凤山……以此类推,到了老七这就成了凤歧了。

吴怡听说这事的时候,对她一直不知道的刘氏的名字产生了不怎么好的推测,后来问了刘氏,刘氏在娘家的时候叫刘三娘,出了嫁也没人叫了。

吴怡对自己没有穿越到刘家深感庆幸。

“他在信里说了什么?”刘氏根本没有要信的意思。

吴宪却用一手抱了女儿,一手去拿怀里的信,直接给了刘氏,碧玉见他抱九姑娘抱的辛苦,伸手想接过来,被吴宪阻止了,他现在就想抱抱孩子。

他不是天生没血没泪的怪物,虽然该出手该见血的时候他从不犹豫,可是心里还是不开心的,抱着女儿能让他内心平静些。

齐鹏就像是很年轻时的他自己,只不过身为世家长子,很快就被教会了这世上的残酷黑暗,在官场上争斗彼此都知道失败的下场是什么,今日跟你推杯换盏的人,明日就有可能害你抄家灭门。

可是齐鹏这样的一介书生不一样,他不懂规则,可是他必须死,他若是活下来了,吴宪在同僚眼里就成了人人可捏的软柿子了,刘氏见他抱着女儿出神,委婉的张口,“这信里七弟说要让我们吓一跳,你知道他又出什么妖蛾子了吗?”

在世代书香的刘家人眼里,刘凤歧就是富可敌国,一样是不务正业。

“他没说。”吴宪回过神来,把九姑娘交给了丫环,“带两个姑娘到穿堂里玩,那边凉快。”

“是。”丫环们知道这是代表他们夫妻有话说,领着吴怡抱着九姑娘走了。

“听说她已经能下地走动了?”吴宪没有点出名字,但是能让他用这么嫌恶的语气说的,只有一个她了。现在吴宪已经推导出一个公式了,如果韩雪萍没有勾引他,没有进门,没有出名帖的事,他也不用被迫出手沾染血腥了,所以韩家一家死的事,他可是没什么可愧疚的,在他眼里那家人并不是他孩子的母家。

“是,我今天早晨刚去看过她。”

“她跟她肚子里的那块肉倒命大。”

“不管名帖的事冤不冤,她肚子里总是你的孩子。”

“你啊,就是心太慈,不怕生出个白眼狼来?”

刘氏看了他一眼,不说话了。

“你啊,总改不了妇人之仁。”吴宪也是内宅中长大的,老太太当年的手段他也是知道的,为了保下聪敏可爱的三弟吴敏,他也没少跟老太太打太极玩心眼。

吴宪自己不是什么好人,可是他却不希望自己枕边的人心狠手辣,这些年刘氏虽然也耍手段,但都是为了内宅的平静,儿女们的前程,吴宪深觉自己是个有福的,所以他虽然嘴上说着刘氏妇人之仁,但并不是责怪的语气。

只是他既然已经杀了韩姨娘的娘家人了,就不可能再把韩姨娘留在自己的后院,“等胎再稳一稳,就把她送乡下别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