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 (第1/4页)

朱可夫冷笑:“外面传说元首把最大的秘密藏在转椅里,我只是援引别人的话而已。至于其中真假,无从考证——”

那人听不下去,大喝一声,把转椅掷出去,飞入那密室。

“帮我寻找不死勇士可以吗?”朱可夫望定了林轩,“绝对不能让纳粹力量死灰复燃,那是人类最大的噩梦。”

林轩想了想,沉吟着回答:“不死勇士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另外一个年代的这里。纳粹元首派人进入亚欧交界处的大学山寻找传说中的‘不死勇士幽灵军团’,实际各国也都有所察觉,秘密派遣突击队进行阻击,相信苏联军队也有同样的行动。”

现在的情况相当纠结,林轩只说了这些,朱可夫已经露出极度困惑的表情:“不在这里,又在哪里?这里正是元首密室通向的神秘世界——”他向四面看,陡然间大叫一声,向着右侧的一个角落奔去,仰头向上看,情绪异常激动。

林轩跟过去,看见石壁上留着一幅两尺见方的图画,画作线条粗粝,每一笔都深入石壁三分,应该是用一柄削铁如泥的匕首镌刻而成。留下这画作的人不但腕力了得,更具备极高的绘画水平,即使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作画,都能将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刻画得栩栩如生。

图画中,一个身着藏式服饰的王者双手各携着一名女子大踏步而来,一名女子着唐朝服饰,另一名着尼泊尔服饰。三人侧面、后面是大批举着经幡、执着法器的僧侣,更远处是雄踞在高山上的一座雄伟宫殿。

那宫殿的样式与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一模一样,而这三人毫无疑问就是藏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王二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

“就是他们,就是他们!”朱可夫喃喃低语。

在梦中,他率领人马与对方激战,彼时不知道敌人是谁,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了。

“他们是他们,我是谁?我是谁……”他一手抚摸那图画,一手抓着后脑勺,完全陷入了苦苦思索的境地。

林轩再向图画的右侧看,另有一块比较光滑的石壁上写着十几行密密麻麻的俄文。

他绕过朱可夫,轻轻走向右侧,凝神细读,俄文的意思为:“我们遵从上级的指令,秘密穿过元首密室进入这里,并未发现大杀器。我国科学家萨巴诺夫曾经提及,密室后面有无法解释的通道,通往遥远的未来。果不其然,我们穿过了密道来到这里,但事实却叫人无法理解。我们发现了一名登山者,他告诉我们此地是1999年,这里不是柏林城,而是遥远的亚洲西藏高原。我们将持续寻找正确的道路回到柏林去,但却无法保证最终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任何到达此地的后续部队,请电告总部,此地危机重重,不是人类能够控制的,切记不要妄自做决定,否则后悔莫及。”

文字的最后,留着三个签名和日期,那日期是1943年1月23日。

第三百八十五章 神秘留言

即使不用化学检验手段,林轩也能够凭目测判断,这些文字绝非新近留下的,而是至少经过了五十年以上的时间沉淀。

“1943年?”林轩不知不觉皱紧了眉头。

二战中,发生在1943年的最重大历史事件为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是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此战之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二战的战略主动权。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它战役都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重大伤亡著称。

从纳粹历史看,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颠覆性变化。

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起,成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件。

以上俄文留言的日期与斯大林格勒战役重合,可以简单理解为苏联在战场形势逆转的情况下派遣精锐轻骑突入柏林,试图捣毁纳粹元首的密室,从内部掀翻元首统治。可惜,这一计划还是失败了,因为密室中的一切,远远超过政治家们的凭空想象。

战争是一种相当微妙的艺术,其中充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