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好在是她泡出来的茶和池舅舅的相差不大。

周少瑾长长地松了口气。

郭老夫人却有意挑剔道:“还是少瑾的茶泡得好,你这茶泡得太硬。”

程池哈哈地笑,明亮的眸子像夜空中的星子。

可不知道为什么,周少瑾却觉得他的笑容有些夸张,好像在掩饰什么。

难道他在沈大人家住得不愉快?

周少瑾猜测着,碧玉进来禀道:“老夫人,宋夫人求见。”

程池起身告辞。

郭老夫人温声问他:“你今天还要宿在沈府吗?”

程池摇头,道:“宋老先生会留下来,蔚字号的七老爷去世,蔚字号没有了掌管生意的人,可能会把管票号的大爷叫回去,裕泰这边的生意恐怕会受影响。我要赶回金陵去。”

他说得凶险,郭老夫人却并不担心,她笑着叮嘱儿子:“那晚上过来用晚膳吧?我让人糟了鹅掌,应该可以吃了。”

程池笑着应是,出了船舱。

周少瑾有些担心地低声问郭老夫人:“裕泰不会有事吧?”

“能有什么事?”郭老夫人笑道,“不过是桩买卖,大不了清盘不做了,你池舅舅正好可以好好地陪我两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周少瑾没有想到郭老夫人如此的开明,不由道:“可万一池舅舅和宋老先生一样呢?”

“那也没什么。”郭老夫人笑道。“他最不济也有个进士的头衔。怎么也能混口饭吃。”她说着,叹了口气,颇有些语重心长地对她道,“少瑾。到了我这个年纪。身体老迈了。吃什么都不香,穿什么也不可比得上那些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了,这些都对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要说有什么放不下。那就是孩子了,既希望他们都能平安泰康,又希望他们过得好,过得高兴。可这世上最难的却是‘高兴’二个字。同僚升官了,没我的份,不高兴;朋友的儿子中了进士,我的儿子却还在为考举人悬梁刺股,不高兴;别人家今天换了个大院子,我囊中羞涩,只能住在已经住了二十年的老宅子里,不高兴……”

郭老夫人说的真是太对了。

周少瑾不住地点头。

郭老太太莞尔,道:“若是你池舅舅和宋老先生一样,不求升官发财,不求贤妻孝子,觉得只要能修河筑堤心里就高兴,我为什么要去阻止他。我是他母亲,会死在他前头,能管他一时,还能管他一世不成?何必因为我,让他一辈子都不高兴呢?”

“老夫人,您可真好!”周少瑾忍不住赞叹,望着郭老夫人的目光中全是钦佩。

程泾和程渭都很喜欢帮人,程池舅舅待人也很好,他们肯定是受了郭老夫人的影响。

怎么程许就不像他的父辈或是祖辈呢?

但愿他去了京城之后能跟着程泾舅舅学些做人处事的学问。

周少瑾在心里暗暗摇头。

宋夫人牵着宋森的手跟着小丫鬟走了进来。

她是来给郭老夫人和周少瑾辞行的。

“公公说他和沈大人还有事要办,我们会在镇江住上半个月,”她满脸歉意地道,“还借了沈大人亲戚的宅子,我们暂时不北上了。”

这个宋老先生,还真是让人头痛,想到一出是一出。

郭老夫人同情地道:“我们这两天就要启程回金陵了,从镇江坐船到金陵只需要一天一夜,要不,你跟着我去金陵城做几天客吧?”

宋夫人听了极为心动,坐都坐不住了,站起来就要回去和宋老先生商量。

郭老夫人笑道:“别急,别急。等我写张帖子给你。你就坐下来好生品尝品尝我们二丫头沏的茶,这水可是从金山旁的江水里汲取的中泠泉水!”

“哎呀,还真有这回事啊!”宋夫人惊叹道,“上次陪着您去金山寺游玩的时候听寺里的知客介绍,我还以为是他们吹牛呢,没想到我居然能亲眼见着。”她说着,就走过去看那小瓯里装着的水,“好像是比别的水要清澈些。”

郭老夫人笑着让周少瑾重新沏壶茶。

宋夫人喝过之后赞不绝口,至于怎么个好法,却也说不出来,众人也不知道她到底喝出来了没有。不过,她回京后至少有了个吹嘘的资本。

倒是宋森,小小年纪却道:“周姐姐的茶喝着清香清香的,比祖父前些日子泡得明前龙井还要清。”

能喝出个“清”字来,已入味三分。

郭老夫人也好,周少瑾也好,不由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