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这话说的透彻,精兵确实都是打出来的,咱们八旗兵的威名也都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胤祥深有同感的道:“不过,如此多的汉人士兵,十四弟不担心日后不好掌控?”

胤祯抬头看了胤祥和武格一眼,才沉声道:“十三哥,海之所以能纳百川,善下也!没有包容天下之心,就坐不稳这万里江山,汉人、蒙古人、藏人、回人都是大清的子民,若是时时刻刻都提防着这个要造反,那个要造反,那咱们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一天到晚虎视耽耽的盯着汉人、蒙古人、藏人、回人就成了。”

胤祥听的一楞,这是什么道理?武格却是诧异的道:“院长,难道不提防,他们就不会造反了?”

“为什么要造反?”胤祯循循善诱的道:“百姓们所做的一切,包括造反,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老百姓能吃饱穿暖,能娶媳妇,能繁衍后代,谁吃饱了撑的,去造反?谁当皇帝与他何干?

读书人十年寒窗,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入仕当官,商人不被横征暴敛,层层盘剥,能通过自己的经营解决温饱,发家致富,缙绅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谁愿意去造反?造反是需要理由的!也是要灭九族的!”

胤祥讪笑道:“我这不是担心万一有个什么天灾人祸之类的,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复明之心不死。”

“天灾人祸,朝廷有赈济,‘四大恒’如今又已开始低息放贷,人是活在希望中的,但凡有一丝希望,谁愿意挺而走险?”胤祯侃侃说道:“大清入主中原已经七十余载,复明?不过是一些野心家的借口而已。野心家,历朝历代都不缺,但总得乘势而起,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企图造反的,那叫不识时务,自取死路。”

对于海军中的满汉比例,武格也是颇为担心,怕时日一长,形成尾大不掉之局面,当下便顺着话头道:“院长,随着海军的发展,海军中的满汉比例将会越来越悬殊,十三爷应该是担心海军哗变。”

恩,这个问题,不仅是老十三、武格等人关心,怕是康熙也有此担忧,毕竟比例越悬殊,就越难以掌控,但如今已是骑虎难下的局面,海军已不能不发展,但对胤祯来说,这个局面,却是来之不易。

微微点了点头,胤祯才道:“满族人少,海军一发展,这比例自然会越来越悬殊,但绝不能因此而对满族的士兵军官实行特权待遇。军中最忌讳之事,便是赏罚不明,待遇不公,海军初建,我便预料海军要大力发展。

因此,从第一届学员起,我便大力推行满汉平等,这既是为提高战斗力,提高官兵相互间的合作、协作能力,也是为了在海军中彻底贯彻平等思想,以便在海军中推行公平的晋级制度和森严的上下级制度。

一旦能够彻底贯彻战功面前人人平等,那么,所有的官兵必然会自觉的维护这个制度,这就跟官场一样,所有的官员都会遵守官场的规则,否则,你就混不下去。

我曾经跟你们说过,海军的饷银将会是最高的,此次出征欧洲、美洲,海军的正式俸禄就会出台,基本标准还未最终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要比八旗兵的薪俸高出一倍。

有高饷,有公平的晋升通道,也不缺立战功的机会,不仅能光宗耀祖,更能封妻荫子,在这样的军队,能出现大规模的哗变?”

胤祥、武格二人已是彻底的呆了,海军的饷银竟然高到这种离谱的地步?谁养的起?三万海军一年要多少银子?三百万?那十万海军呢?上千万!这种情况下的海军,哗变?根本没有可能,就算让海军跟着胤祯去造反,都没人会皱眉头。

“会不会太高了?”胤祥有些担心的问道:“海军饷银如此高,八旗绿营岂会没意见?皇阿玛也铁定会干预的。”

“八旗绿营有什么意见?有意见的可以让他们来海军嘛。”胤祯不以为意的道:“海军是在玩命,别看在澎湖在南洋打的轻松,那是在近海,一旦跨海远征,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八旗绿营有意见,大可以换个名目,叫出海补贴,不出海的,饷银照旧便是。”

这倒是行的通,八旗兵丁出战也另有补贴的,胤祥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却是疑惑,海军真有那么危险?值得如此高饷?

相比于威海卫,上海的消息就灵通多了,负责海军学院新学员训练的富翰早在年前就得知了远征欧洲、美洲的的消息,他起初还不敢相信,十四爷临走都还在说南洋有场大海战,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远征欧洲?难道是情况有变?可十四爷在京又怎么得到的消息?

直到在留春园财务大总管郑清海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