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迎着她满怀期待的眼神,俞清瑶无语凝咽了。

当娘的心?

是,她上辈子迟迟没嫁人,从来不知道生育女儿是什么心情。但是!她会把自己的孩子丢弃一边不管,十多年不闻不问,只顾着跟别的男人亲亲我我吗?她做不出来·也永远不能谅解这样做的人到底什么心态。现在居然用金银珠宝来类比——和夫人惦念姑娘的心比起来,不觉得玷污了珍贵且难寻的珠宝吗?

如果道歉,那就诚诚恳恳道歉。说到底·母女血缘不会变,她会礼敬着、孝顺着。可用送价值昂贵的东西来弥补亏欠,那还是算了吧。

就如刚刚所说的,她真不需要!

垂在袖口里的手紧了送、松了又紧,俞清瑶才恢复常态,礼数越发恭谨,也越发客气,“多谢母亲一片好意。”

“可母亲的嫁妆,清瑶已经挑选了首饰,把铺子留给弟弟。如今子皓年纪也大了·过不了两年就要说亲,这些东西不如留给弟弟?”

“你这孩子,心也太实。你弟弟是你弟弟的,这是你的。怎么,我想把头面首饰给谁,还有谁敢质疑不成?”假装做怒·沐天华噗哧笑了,一面走过去拉着俞清瑶的手,“放心,等到时候,你弟弟那份我也亲自选过了,交给他。

这一份是你的,凭他是谁也不能陈国文娘亲给女儿的添妆,是不是?”

她的眼中满是欢喜,再无一丝被拒绝的烦恼,想着俞清瑶到底是她的女儿。旁的人家儿女多了,打架,为铺子、为金银闹得手足相残、互不往来。可俞清瑶呢,给她添妆的犹不要,理由是弟弟没有,可见心性淳厚。

俞清瑶垂着眼帘,觉得被沐天华摸过的手细细的起了一层疙瘩,心理实在不耐烦虚与委蛇,可她能怎样呢?跳起来大吵一架,然后断绝往来?

又不是市井小民,什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脾气来。要是这会子她控制不好,怕是不用三天,各种污水谣言都来了,堂堂亲王想要制住她一个小女孩,太容易了,一句话就能让她无法在社交圈子里立足。从此成为世家权贵中最不受欢迎的客人……那种滋味不是没尝过。

想了想,只有忍住心理的反感,在紫檀木匣子里挑出一半来,郑重的道其他的她绝对不能拿,是要给将来的弟媳妇。不管日后母亲给弟弟什么,给多少,这会子她是绝对不能接受更多的,否则会良心不安。

说得沐天华心情极好,以为她们姐弟感情有多好。

见过一面后,沐天华满意了,再也不对月长叹了,连带这端王的心情也不错。就算知道俞锦熙又回到翰林院,重新开始编撰《广平大典》,须得经常见面,也没那么抑郁了。说一千道一万,他才是胜利者,赢得了佳人的芳心。

宫宴之后,皇帝赏赐了两个宫女给俞锦熙,其中一名是在养心殿多年的女官。俞清瑶也无赖,把皇帝的女官当成管家的,专门处理因爱慕上门的花痴女子,又让她介绍未婚的宫女嫁给他身边的护卫,把个堂堂的中宫女官,忙得晕头转向,十几天才略略熟悉的诗仙的做事风格。

俞清瑶翘首以待,以为很快会等到长公主的消息——不是她有多恨嫁,实在是受不了端王的步步紧逼,想着早一日嫁出去,那日后就不用受母女血缘的拖累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只要年节礼物不少,还有谁会追着问已嫁的女儿孝不孝?

不想,指婚的圣旨迟迟不到,倒是朝廷对俞锦熙的大功赏赐下来了。

封了驸马。

可公主,却不是大周朝的公主。

二三六章 相女婿

新出炉的驸马遭到满朝文武的关注。 ~盖因大周朝的驸马虽尊贵,奈何只是名分上。官职上大都以清闲、富贵为主,极少有挂实职的。听说俞锦熙当上了驸马,还有人以为堂堂诗仙从此要改行,做富贵闲人了,等知道公主是何方神圣,那起子幸灾乐祸的念头才罢休。

此公主,非出身皇室,原来是北狄现任大首领的嫡亲妹妹。北狄的风俗与大周不同,长子有继承家业的权利,女儿同样有!这位名叫“妲妲”的草原明珠,是老首领最心爱的女儿,名下拥有八佰户人家的财产,换句话说,她嫁到大周来,是带着一比惊人的嫁妆——草原上,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资源!

她们恋爱的风俗也是令人惊叹的,没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家瞧中了谁,便可以带着家产嫁到男方去。是以妲妲“千里追夫”,一眼相中大周的探花郎,在当地引起不小的波澜,却不是“叛国”“大逆不道”之罪。她的到来,同样代表着一部分北狄人不想再打、希望和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