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我看过你的小说了!”米爱搭话。

“还行吗?”

“写得真好,就是都太悲了,我哭了好几次!”

“哪有那么多大团圆!”胡六苦笑。

“胡总,你知道吗?你现在可是我们报社很多美女的梦中情人哟!”米爱笑嘻嘻地说。

胡六想问也有你吗?但觉得不大合适,他从业以来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兔子不吃窝边草,绝对不允许自己和同事,尤其是女下属发生暧昧。于是,他笑笑说:“真是个好消息!”

两个人说了会儿闲话,胡六心情好了很多。过了一会儿,零售中心副经理白晓松和城西区经理赵小白结伴过来,两个人都跟胡六表示很赞同他的观点,觉得在公司做了这么久的零售,由于零售量差,部门一直在公司没有地位,现在胡总来了,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下午的会照旧开得激烈异常,胡六的方案遭到了再一次的围剿。

按照胡六的提案,他认为《海城商报》虽然已经多次推迟了创刊日期,但一定会在下个月出版,因为至少得抢在大征订结束之前下手,不然明年的发行将从头做起;其二是元旦前是一个广告的小高潮,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且,为了一开局就引起市场的关注,他们一定会大量进行免费赠阅,并且会使用人海战术,据胡六的估计,他们前期安排在发行市场的人数很有可能会高达四五千人。

这几个观点顿时让大家热闹了起来,张文和刘汉城依旧反对得最为强烈。

刘汉城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认为,至少四五千人的规模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多庞大的一笔开支啊,更何况他们现在广告都没有,拿什么来养这样一个大的团队。而且,以海城这个人力市场的规模,他去哪里弄这么大的一支队伍?

在刘汉城发言刚结束的时候,赵小白插了一句,按照现在的调查,他们人真的不少。

陈成马上安排物流和零售的区域经理们,在开会后立即着手调查《海城商报》现在已经设立了多少个站、每个站有多少人。

张文认为,赠阅的辐射面毕竟有限,而且也不可能会有多大的量,因为监控是个大难题,管理上容易出问题,搞不好报纸都进了废品收购站了。如果他们真要这么做,那就是自寻死路。

张文的话让胡六真想去撞墙。胡六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认为邓林不缺智慧缺心眼,张文不缺智慧缺经验,但他现在真想说张文,你不但缺智慧、缺经验,更他妈的缺心眼啊!

思路决定出路,新旧的差异在哪里都是存在的,毕竟在一件事情没有结果之前,谁也无法知道谁对谁错,这就是陈成现在的想法。

胡六继续他的提案。

胡六说海城零售市场的最大问题是零售的市场化行为不够,远远低于业内平均水平。因为几家报纸的征订都是自己的队伍在实行配送,而零售全部交给了代理商们,也就是一些大报贩来操作。为了上量,只有两个方式:一是你的报纸一定比别人的好看得多,二是在零售价一样的状况下,给代理商的利润要最多。而报纸本身发行是亏损的,如果一味地去给代理商让利,结算价如果低于了单份卖废报纸的价格,那么代理商为了追求奖励,则会把报纸大量地送进废品收购站。

胡六的这个观点,大家基本是赞成的。因为一份报纸印刷费平均超过了一元,而零售价才五毛,给代理商的结算价现在是两毛,现在周四周五版数比较多,卖废报纸的价格已经超过两毛了。所以这两天的要报数都很高,但实际卖到读者手上的量并没有显著地提高。

胡六认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尽快取缔代理商,把经营销售的主动权收回来。因为:第一,代理商销售理念差;第二,要想让他主动推谁的报纸,他会更看重谁给的利润多;第三,他们对销售终端也就是报摊亭的掌控力和服务性达不到报社的要求;第四,对代理商没办法管理,可监控的难度也很大。

胡六的这个观点再次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邓林首先叫嚣,代理商是绝对不能取缔的,现在零售中心虽说有百个多人,但主要经营的是外报外刊,就这还要看代理商们的眼色。如果真的取缔了代理商,他们掌控的那些销售渠道一定会集体拒绝销售本报的,那将会是一场致命的打击,根本不用等对手发力了,自己就自杀了。

陈成这个时候发言了,他说:“胡总的话很有道理,但毕竟海城和其他的城市有所不同。如果按照长远的发展来看,取缔代理商的做法无疑是很正确的,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