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可以使他愿意做这样的赞助?

胡六想到以前做这种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在最旺的商务中心芙蓉街搭一个展台,从活动开始,就制作大的背景板,把活动的特等奖也就是车在那里进行展示,展示的时间定在五一到五七,加上版面炒作,五月七号这天再搞一个盛大的特等奖现场颁奖礼,再次将活动推向高潮。如此,车商得到的隐性广告回报价值将远远大于车的价格,车商也应该会乐意赞助。这样一来活动的持续性、关注度和可信性也都得到了提高。至于场地,芙蓉街天街广场是《海城一周》的合作伙伴,所以问题不是很大。

这个解决方案得到了杨总的赞赏。他认为这个活动要做就大做特做,活动的基调就是以做轰动效应、做新闻话题为主,活动的整体策划他们将安排策划经理全程参与,活动宣传他们可以在下阶段的电视广告上进行预告。活动所需要的背景板和对外广告,他们希望能大家一起设计,最好是由他们的设计公司设计和制作,费用由他们负责。活动还应该有统一的活动名,活动名上要显示出绝对可乐的名字,还应该有统一的 LOGO,统一宣传。最主要的是服装由他们按照要求统一制作,服装的颜色希望能和他们产品的宣传色是一样的,宣传字样就直接写活动名,初步按照活动方案所定,再写上双方的名字和LOGO就可以了。

这一下,《海城一周》所有的担忧都没有了,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最后杨总特意跟朱总说了句,朱总我对你们以后的发展非常看好,相信你们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因为你们的第一次销售现在有了一个好的掌舵者。

报刊经营里把报纸发行称之为第一次销售,广告销售称之为第二次销售。常规下,内容是决定第一次销售的主要因素,而第一次销售是决定第二次销售的主要因素,而第二次销售得到利润再用来养活制造内容的群体。三个环节紧紧相连,彼此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

朱总就把胡六的业内声名略微地作了下介绍,言语里多是溢美之词。杨总说难怪,那我对这次活动就更有信心了。

胡六连说感谢。

这次的胡杨会都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于双方在不久以后又有了另外一次更大的合作。

活动就这样在两个单位老大的短暂接触中定下了基调,《海城一周》不但不需要支出任何成本,而且因为这个活动绝对可乐还会在原来的广告投放计划外另行增加几个整版广告,以扩大活动声势。

这样的好事对于一向穷惯了的《海城一周》而言绝对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大家所担心的成本问题全部都有人埋单,而且广告额也因此得到增加。胡六可不这么想,他心里暗暗佩服杨总,五百强的分公司总经理果然和这些文化人视野不一样,他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个活动将在海城掀起的超大影响力,所以把几个关键性的东西立刻就拽在手里了,而付出的只不过是一点点成本,还令对方都乐开了怀。

活动大方向定下来以后,剩下的细节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到了四月中旬,活动的各种预告都已经铺天盖地了,电视、电台、路牌、《海城一周》、《海城都市报》,以及《海城一周》其他可以互换的广告媒体都对这个活动进行了疯狂报道。关于一份报纸和一辆车,一份报纸和数千元的钻戒、项链等都成了很多人热议的话题。《海城一周》广告中心的广告招商计划也非常顺利,原来计划的一百个版因为这个活动,在提高了刊内价,也就是提高了每个版面的销售价格以后,版面还增加到了一百八十个,这对于《海城一周》而言,可谓盛况空前,胡六也因此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

这天,胡六找到齐高,说应该让朱总出面请陈成吃个饭了。

齐高一听,心里明白,知道这次活动要动用对方数千人的队伍,老板不出面是说不过去的,何况现在更是发行公司最艰难的时候。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黎明前的迷雾

海城饭店门口,大家分手告别。

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胡六没有走,他坐在车里,打开车窗,点上了一支“三五”烟,他在回味刚才陈成和朱总的一些话,那话里是有些意思的。

这些天发行公司的会议更加勤了,邓林挨的骂也越来越多了。胡六在会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老说一些大而空的废话了,他偶尔也会分析下《海城商报》的一些销售模式,他预言在不久以后《海城商报》会取缔代理商。他这是在给自己的复出铺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