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感觉他会不会束手待毙呢?”

朱温眼睛一亮,心道:这个刘知俊果然不简单,不但武功高强,没想到还是一个合格的谋士。朱温道:“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离间计可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刘知俊道:“王爷如果信得过末将的话,就把这件事儿交给我来处理好了,绝对把李存孝这个虎将给拉过来,不过可能要费一番周折。”

朱温道:“这种事情当然要费一番周折,如果一帆风顺的话,这种朝秦暮楚的家伙我要来何用?他既然能够轻易背叛李克用,就一定能够再一次轻易背叛我,这种人不要也罢,我看中李存孝就是看中他的忠心不二,只要他肯跟我,就一定会死心塌地的才行,任何一个统帅都不喜欢那种三心两意的将领,不是吗?”

刘知俊苦笑了一下,道:“看来时溥兵败的时候,我不该投降的那么快,原来王爷不喜欢投降那么快的将领……”

朱温笑骂道:“你小子竟然转牛角尖,我看你是皮痒痒了吧?”

刘知俊年纪不大,跟了朱温也有些日子了,对朱温的脾气也有了些了解,所以有时候也敢跟朱温开两句玩笑,这种上司就像是朋友一样,跟着这样的人卖命,值!

第十二章 张浚的抱负

李存孝在前线接连败绩,就连应援的安金浚也战死在潞州城外,这怎么能不让李克用生气?可纵观自己麾下的将领,又有哪一个能够比李存孝更加胜任这个位置呢?难道真的让自己亲自出征不成?

李克用这两年已经很少亲自出征了,在李存孝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几年来无论是攻打云州还是岢岚军,甚至是遮掳军,都是每战必胜,可为什么只要一遇见朱温的人就每次都败呢?难道真的如李存彰和李存信他们说的那样存孝这孩子暗中跟朱温有勾结?

这一次大将安金拷死在潞州,不得不说是李存孝安排上的一个失误,安金亏为援军应援,正好赶上潞州兵变,李克用的命令下来让李存孝发兵收复潞州。李存孝感觉潞州的叛军只有三千人马,安金浚的一万人当然可以顺利拿下,所以他根本没有丝毫的的。

可没想到的是朱温麾下的大将牛存节竟然到了潞州,安金浚死在了牛存节手中,李存孝跟牛存节交过手,知道牛存节也是一员悍将,但要说能够轻易的杀掉安金浚,李存孝当然不会相信。

后来听逃回来的少数溃军说安金壳被牛存节用一个会喷火的东西一抬手就把脑浆子打出来了的情况之后,李存孝才知道安金壳死于敌人的远程杀伤性武器,这一点让李存孝十分头痛。

敌人的武器很先进,精度比弓箭容易掌握多了,而且射程也比弓箭要远的多,即便是军中的神箭手,也比不上一个普通的枪手,这一点是李存孝都清楚的事情。可清楚归清楚,要解决可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听说李存彰派人仿照火枪,用了大批的资金,几十号人研究了两个多月,算是研制出来了,就开了两枪就炸膛了,连试枪的人都被炸伤了,手指被炸掉了好几根。

李存孝长叹了口气,敌人很难对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朱温是李存孝出道以来遇见的最难缠的对手了,没有之一。

可是李存孝也觉得这次李克用也确实有不对的地方,毕竟李克修是跟着李克用南征北战十余年的人,十几岁就跟着李国昌围剿庞勋,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的功臣,竟然说罢免就罢免,还不明不白的死在大牢里,要说没有李克用的授意,恐怕李克恭未必有这个胆子动李克修。

李克修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都很高,无怪乎潞州会发生兵变,这件事确实是义父欠考虑了,李存孝想。

就在这时,李存孝的心腹李乾求见,李乾是东门的守将,李存孝道:“李乾,如今形势紧迫,你不在城门看着点儿,跑来这里干什么?”

李乾看了看李存孝身边的几个亲兵和丫鬟,没有说话,李存孝知道李乾肯定有话说,就打发亲兵和丫鬟回避一下,李乾亲自把门关上,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道:“潞州方面送来的,说让我亲手交给将军……”

李存孝看了李乾一眼,冷冷的道:“如今潞州可是被朱温占据的,你不怕掉脑袋?”

李乾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才单独来见将军,将军,如今形势对我们很不利,王爷恐怕对我们也有意见,您不看李克修李将军的下场吗?论亲疏李克修将军可不比将军您差啊……”

“住口!”李存孝拍案而起,道:“义父对我恩重如山,就算是义父让我死,我都丝毫不会皱一下眉头,你竟然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