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宋末年,宫廷中还藏有《自在观音像》、《云龙风虎图》、《柘枝双禽图》、《柘竹寒禽图》、《秋枝披霜图》、《写生鹌鹑图》、《竹禽图》、《棘雀图》、《色竹图》等九幅李煜的画作。可惜的是,他的画作和他的书法作品一样,今天已难得一见了。

李煜还十分爱好典籍收藏、精于图书鉴赏,他藏有十余万卷图书,只要听说有书、画、图书的真本、善本,他就会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去购得。他虽然是一个孤独的皇子,但却享受着坐拥书城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是叶公好龙式的装点门面,在他那些藏品的天头、空白处,或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他充满真知灼见的评语、题跋。而以他为代表的南唐词之所以比花间词更高雅,就与他这种学者的高华气质分不开。

说起李煜的音乐才华,那更是具有传奇色彩,《十国春秋》记载他“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雁门野记》说他“精于音律,凡度曲莫不奇绝”,就是说他鉴赏能力很高,能分别出哪些曲子高雅,哪些曲子淫俗,而且能将音乐与为政联系起来进行阐述,以继承发扬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他不仅音乐理论水平高,而且会作曲,所作曲子都是精妙动听,难以超越的。而他对音乐的痴迷,又竟然与他的爱情生活紧紧关联,奏出了一首首高山流水、琴瑟和鸣的乐章。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总之,李璟对于李煜来说,是一个理想的父亲,也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不但给李煜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还引导、鼓励他走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在父亲的这种“荫育”之下,李煜少年时期的生活本来可以过得非常的平静,本来可以自自在在地做个富贵闲人,把艺术当作生活的调味品。然而我们前面提到,李煜还有兄长,他的兄长也曾“荫育”过他。不过,兄长给予他的“荫育”,实际上是让他平静的生活蒙上了一丝阴影,让他想由富贵闲人进一步成为隐士,把艺术当成生活的全部。

。。

意外登基 二(1)

李煜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所说的兄长,指的是弘冀,李璟的大儿子。李煜在兄弟中排行第六,但他的另外几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了。

弘冀从性格来说,实在不象是李璟的儿子。他为人沉默寡言,处理事情刚毅果断,敢作敢为。公元956年,北方的后周进攻南唐,南方的吴越国也趁火打劫,发兵攻打南唐的常州。这时,弘冀正负责镇守与常州相邻的润州。李璟担心弘冀年轻不懂军事,想把他调回京城。但弘冀却听了部下的劝告,坚持留下来指挥战备工作,极大地稳定了军心。随后,李璟派大将柴克宏去救援常州,部队开到润州的时候,李璟因听信了谗言,想要临阵换将。关键时候,又是弘冀给李璟打报告,力挺柴克宏。随后,他与柴克宏密切配合,一起大败吴越兵。因为当时形势紧急,他自作主张,不管南唐国一向有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传统,将俘获的几十名吴越将领全部斩首了。虽然杀俘的行为让李璟十分不高兴,但这种做法的确也起到了震慑敌人的作用,以致此后二十年吴越国都不敢再对南唐动手动脚。弘冀的这次胜利对当时正连吃败仗的南唐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因此在与后周的战事结束后,李璟不高兴归不高兴,但还是论功行赏,让弘冀做了太子。

不过,虽然弘冀做皇帝在南唐已经是众望所归,名正言顺,只是时间迟早问题了,但他对李煜这个弟弟依然十分地猜忌。为什么呢?

这就跟李煜的长相有关了。

李煜的长相,实在是有些奇特的地方。据陆游《南唐书?后主本纪》的记载,李煜的相貌是:

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

前面三个特征是说他额头宽阔,脸颊丰满,牙齿重叠。这几个特征如果用看相人常用的话来说,属于“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之类,是富贵相。李煜是个皇子,论身份,是配得上这副相貌的,弘冀倒也不会有多大意见。但是,“一目重瞳子”这个特征,可就让弘冀很不顺心、很不放心了。

这“一目重瞳子”,是说李煜有一只眼睛里出现了两个瞳仁。这个特征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是瞳仁发生了粘连畸变,属于一种病态症状。但是古人自然不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帝王之相,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两个赫赫有名的帝王,就都有重瞳的相貌特征。他们一个是三皇五帝中的舜,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

舜在中国正统史书中的地位很高,是以德服人的代表人物。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