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李煜和娥皇都有很高的音乐才能,在这样的场合,他们自然不满足于只当当观众和评论家,很多时候,他们是皇宫中音乐歌舞大片的导演、编剧,甚至是领衔主演。有一个下雪的夜里,李煜和娥皇在宫里喝酒听歌,喝到有几分醉意的时候,爱撒娇的娥皇拉着李煜要他跳舞。李煜逗她说:“好呀!不过有个条件,你必须马上谱一支新曲子,我就按这支新曲子跟你跳舞。”娥皇二话不说,马上叫人拿来纸笔,边哼边记,很快就写了一首新的曲子,名字叫做《邀醉舞破》。“邀醉舞”表示这支曲子是为娥皇在酒后邀李煜跳舞的事情而写的,“破”表示这支曲子的节奏很快。李煜见自己的爱人这么有才,当然不会扫了兴头,于是就让娥皇用琵琶演奏这支新曲子,他这个一国之主随着节奏翩翩起舞,过了一把舞蹈演员的瘾。而这首《邀醉舞破》和娥皇另作的《恨来迟破》都成了当时最流行的乐曲。

李煜整天这样沉迷在后宫的文艺演出、沉醉在作曲写词的文艺创作中,当然会对他打理朝政这份主要工作造成影响。于是,就有勇敢的大臣站出来给他提意见。对于这种敢于干涉最高统治者业余爱好的人,历史上以喜欢玩而著名的明朝正德皇帝有一个应付的绝招,就是“一脚踢到阁楼上”。什么意思呢?他每次碰到有人提意见,都说好好,你说得很对,然后马上给这个人升官。只不过,这个升了的官职,都是在很边远的地区。于是,你的官虽然是升了,但却被他踢出了京城,再也干扰不到他的业余爱好了。李煜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这个绝招大概还没发明出来,再说,南唐是个小国,踢也踢不到哪里去,所以李煜的应付方法,是给提意见的人发物质奖励:嗯,你的意见很好,来人,带这位同志去领赏,奖励银若干两,绫罗绸缎若干匹。当然,奖归奖,意见还是没有采纳,宫廷里的娱乐活动还是要照常举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情海生波 二(2)

有李煜的支持和鼓励,娥皇的音乐家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为南唐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失传了两百多年的《霓裳羽衣曲》,在她手上基本恢复了原状。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宫廷中著名的大型歌舞音乐,关于它的来源,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最神奇的一种,说是有一次唐玄宗跟一个道士跑到月宫里去玩,仙女们热情款待,为他上演了一场大型歌舞。这唐玄宗也是个音乐天才,传说还是戏班的祖师爷。当时,这位唐朝的天子、戏班的祖师爷被仙女的音乐迷住了,一问,说是叫《霓裳羽衣曲》。于是,他暗暗记下旋律,回到人间以后,就将曲谱写了出来。然后,他当导演,杨贵妃领衔主演,由宫廷歌舞团排练纯熟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首演式,一下子轰动了长安城。只可惜,不久之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安史之乱”发生了,唐玄宗先是被赶出了长安城,然后失去了心爱的杨贵妃,再然后皇帝的位子也被儿子抢走了。他的歌舞团自然也早已*云散,《霓裳羽衣曲》从此散失到民间,在兵荒马乱中逐渐成了一个神奇的传说。

李煜一向有收藏图书的爱好,因此无意之间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残缺不全的曲谱。李煜让一个宫廷音乐家整理后,送给娥皇去审查。娥皇一试,发现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于是,她干脆亲自出马,发挥自己又会弹又会写的音乐特长,将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全部改了过来,叫宫廷里的文艺演出队一排练,声音果然是非常动听。从此以后,这《霓裳羽衣曲》就成了南唐宫廷文艺演出中的保留节目,让李煜这位乱世中的弱国君主听得如醉如痴,仿佛回到了盛唐,当上了太平年代的唐玄宗。他有一首词《玉楼春》,就是写在南唐宫廷演出《霓裳羽衣曲》时的场面: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两句,是写歌舞晚会开始前的情景:傍晚时分,刚刚化好妆的宫女肌肤明丽如雪,一队一队来到春意融融的大殿上站好位置。然后,演出开始了,“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笙、箫等乐器吹响了,声音清亮高亢,充满了天地之间,连天上的行云也留恋地放慢了脚步,在闲缓地飘移着;地上的的流水也随着音乐悠悠地徘徊;乐队不知疲倦,一段又一段地演奏着《霓裳羽衣曲》 。“歌遍彻”中的“遍”和“彻”,本来是大型歌舞曲中乐段的名目,属于乐曲中的高潮部分,在这里,也有自始至终的意思。“临风谁更飘香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