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多比蚊子脚还要细小的手,灵巧地撑大了一个个毛孔,安上最先进的微型抽水机,

将身体里的水分使劲往外抽。天亮后起床,一口气喝五大杯凉水,还不解渴,又让

大食堂专门做了一脸盆鸡蛋汤,也是喝得一滴不剩。

一些思想右倾的人,说什么也不相信,哪有粮食不用晒,入了库后就会自动变

干燥的好事。我们就有意让其中最顽固的三个人在存放粮食的仓库睡了一夜,真是

实践出真知啊,天刚亮,他们用嘶哑的声音就在里面叫开门,不仅连声表示服气了,

还主动在群众大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为着这不用晒粮食的方法杭九枫的确有话要说。第一批参观者到来之前,侉子

陈找了几个人,演戏一样让杭九枫先将想要介绍的经验试说一遍。杭九枫说,人进

到粮库后,身子里面的那种渴,开始时,很像马鹞子用美人计来诱惑他;到了半中

间,那感觉就像年轻时突然发现自己非常喜欢阿彩,要拢身又拢不过去;最后则成

了当年打伏击战,眼看着冯旅长的保安旅或者马鹞子的自卫队到了伏击圈的边缘,

急不行,不急也不行,那时血管里流动的不是血,而是一条条沙狗头鱼,要么往心

里钻,要么往喉咙里钻,要么往卵子里钻,都是让人最难受的地方。侉子陈觉得这

样说不合适,让杭九枫改。杭九枫哼了一声,真到介绍经验时,依然我行我素,想

说什么就说什么,还如实相告,那几个被选来做试验的人,夜里都干燥得流了许多

鼻血,被侉子陈编成笑话,说是“大跃进”搞得太猛了,男人也可以像女人那样来

月经。侉子陈管不来杭九枫,便将参观粮管所的时间缩得很短,等回到紫阳阁后再

按照自己的想法介绍经验。

秋天说来就来。交征购粮的人从天堂下来时,一律在扁担上插着那种带紫色晕

边的燕子红。顺山而下的风从身后追上他们,吹在燕子红上,发出女人细细的嗓音。

整个夏季风调雨顺,侉子陈有理由要求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承认比去年秋

收更高的产量。杭九枫没有再出面干涉,段三国也没有从中仲裁。侉子陈自然也不

敢太夸张,只比去年的九百九十九斤多要求了一百斤。十二个大队的几十名干部,

仿佛丁点反骨也没长,侉子陈一说大家就同意,弄得侉子陈后悔没要求增加二百斤。

实际上,除了那些让人参观的试验田和试验地实行了精耕细作,由于主要劳动力都

去大办钢铁了,大部分田地上的劳动接近刀耕火种,同去年相比,收获的粮食不仅

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不少。从自报产量到根据产量征购粮食,表面上一切都很顺

利,大家的情绪却不正常。高音喇叭里播放的歌曲也没有人像烧炭化铁时那样,一

句不落地跟着唱和。

那一天,段三国难得出来在街上走一走,正好碰到七大队的人来交公粮。一个

个像家里死了人,低着头只顾往前走。

段三国客气地问:“交公粮呀?”

好不容易有一声难听的回答:“交性命!”

七大队的大队长过来后,段三国叫住他:“将粮食交给国家是好事,不能这么

死气沉沉的。学学雪家,日子好过不好过都不管,每天采点花摆在家里,也可以安

慰自己的心情。”

七大队的人再来时,扁担上就插上了一朵朵燕子红。侉子陈看见后,先是一怔,

随后马上去见段三国,再三再四地感谢他悄悄地做了这么重要的思想工作。

公粮还没交完,新来的报纸上又有了了不起的新闻。

“广西环江县的红旗人民公社城管大队已收的一亩零七厘五中稻田,获得亩产

十三万零四百三十四斤十两四钱的惊人纪录。

这个纪录是怎样创造的呢?今年中稻插秧进入尾声的时候,河南省放出了小麦

卫星,给当时领导搞试验田的领导于部很大鼓舞。

他们说:一亩小麦能产四千多斤,水稻为什么不可以产更多些呢?

他们提出亩产一万到一万五千斤的计划,开老农会时,一位老农想起,二十多

年前,为生活所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