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停下来问原因。

“我不能跟着你说,段三国我来了。我不喜欢段三国。”

“真是个疯子,你想说段三国我来了,我还不愿意咧!你只能说,常守义,我

来了。”

“我也不说那个家伙。还有杭天甲,我也不想他了。我只想梅外婆。我会说,

梅外婆,我来了!”

常娘娘的身子往下滑行了一段,就被柳树吊了起来。

段三国的妻子不敢看那只长长的舌头,赶紧将自己吊死了。

段三国的妻子死后,家里的人才明白她先前说话的意思。

“娘呃,你是乱着急!怎么说九枫也是粮管所站长呀!”

丝丝和线线的哭声,震动了整个天门口。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十几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作了与段三国的妻子相同

的选择。往年闹饥荒,还可以上山找毛栗、山楂、榛子等野果撑一阵,运气好时还

能猎得一只野猪。因为大办钢铁,将大小树木全砍了,光秃秃的山上什么也没有。

天上倒是还有东西在飞,它们也饿,大鹰瘦成了麻雀,麻雀则成了蝴蝶,莫说打不

着,就是打着了,也是一把空心骨头。天门口人最害怕的情形终于出现了。

与那些因饥饿自杀的人不同,这一次是实实在在有人饿死。

第十五章 天堂气象

一四三

人人都在数着日子苦熬。到处都是哭声。有人哭是因为饥饿,有人哭是因为饥

饿和被饥饿夺走了至亲。就在绝望的一九六一年春天势成席卷之时,这场已到无可

救药境地的饥饿在天门口戛然而止。那一天,侉子陈从一辆满载粮食的卡车上走下

来,不等到召开干部会议,逢人就说,他带来的是救济粮,天门口人人都有份,大

人每人十斤,上初中的学生也按大人算,其余孩子,不论大小每人一律五斤。侉子

陈将救济粮如数发下去后,才将各大队的干部召集到一起,宣布未来几天,有个法

国人要来天门口参观。侉子陈要大家务必遵守外交纪律。

法国人要来天门口的消息传到华小于那里:“一定是那位社会党的参议员密特

朗先生。”

华小于好高骛远的姿态让侉子陈很不高兴:“俺都不清楚具体人,右派分子还

能未卜先知?”

“这几天,一直在广播这条新闻,密特朗先生到北京后,还要到各地参观访问。”

华小于的固执差点惹火了侉子陈。幸亏雪柠说了一句让侉子陈觉得中听的话:

“依我看,有可能是当年死在天门口的那些传教士的后人,不然,他从哪里晓

得天门口的情况。”

侉子陈亲自动手,带着那些只要有粮食吃就有力气的人,将镇内镇外细细地打

扫了一遍。扫完之后,又用小溪里的水,将街面上的青石一块块地洗得像镜子。做

完这些事后,侉子陈想不起来还要做些什么。雪柠便提醒他,法国人喜欢教堂。侉

子陈觉得有道理,当即就派了一些人归雪柠指挥,将小教堂内有圣母马利亚像和耶

稣受难像的那两间屋子,擦拭得一尘不染。

到这一步,侉子陈故意问华小于,还有没有好的建议。华小于也不客气,将法

国人天生喜好艺术的性格说了一遍后说,想当年三个传教士被太平天国的军队杀了

两个,剩下一个也客死他乡,法国人来后,不能让他沉浸在历史中出不来,而应该

让他听听常天亮的说书,这种地道的民间艺术,肯定会使法国人更有兴趣。

侉子陈当然不会全盘接受华小于的建议,“这个办法好。但是,不能让一个瞎

子在外国友人面前说说唱唱。你也不行,你是右派分子,没有资格参与俺们的外交

活动。政策再宽大,也只能宽大到听取你的意见这一步。俺让董重里将文工团的工

作放一放,回天门口准备说书。”

有了粮食,有了董重里的说书,天门口就恢复了生机。法国人迟迟不来,使得

董重里有机会同华小于进行几次长谈。谨慎的董重里没有单刀直入地将于小华的日

记拿出来,而是绕了一个圈,问他那一次到底说了些什么话,让侉子陈如大梦初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