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黎许多教堂也办免费音乐会,大型管风琴演奏的乐声在教堂大厅回荡,那感觉是现代音乐会中找不到的。 无疆界医生 如果你生病了没钱治疗,巴黎13区有“世界医生组织”,每周3次免费看病,还有“无疆界医生协会”主持的一家诊所免费看牙。如果你想理发,巴黎几所理发学校提供整套服务不收钱,有的专做女活,有的男女兼收,只要顾客随身带条毛巾和洗发精即可。一、二年级学生在你头上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你得抱着豁出去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不是按你的要求理发,而是试验新设计的发型,理完你不满意只好自认倒霉。一些留学生对此十分热衷,趋之若鹜。 吃罢免费餐,看了免费病,理了免费头,巴黎还有许多地方免费参观。例如,蒙索公园,这是18世纪的花园,园内小湖边绿树成荫,其雅典废墟式的圆柱,富于罗曼蒂克风格;而卢森堡公园是巴黎最美的公园之一,深为文人学者喜爱。这些公园白天都免费向公众开放。实际上法国公园大都是免费的,各地城堡虽要门票,但周围的花园随便进,像凡尔赛宫后巨大的花园可不花钱参观。 此外一些政府机构也可免费参观,如法国议会所在地波旁宫、参议院所在地卢森堡宫,参观者出示身份证即可,还可旁听议会辩论。 法院也对外开放,可旁听审判。连总统府爱丽舍宫,每年也对公众开放一天。卢浮宫这座艺术殿堂10年前一直是免费参观的。其实即使门票卖20欧元一张,各国的游客们也舍得出的,这儿艺术品太多,名气太大,游客所享受的是不能以几个钱衡量的。以后卢浮宫开始收费,但门票收入连维持费用的一半都达不到,它的大部分开支仍来自政府补贴。目前卢浮宫仍每月第一个周日免费开放,平时每天下午3点后半价入场,以便调节参观者流量。 一些展览会是免费入场的,像专业性的医疗器械展览会、纺织纱线展览会等,参观者登记姓名、职业、地址即可,在那里可搜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信息,还能抱回一大堆资料。巴黎还有两年一届的国际食品展览会,不免费,门票还十分昂贵,30欧元一张,这钱能够欣赏一场芭蕾舞了。但进了场不仅免费吃喝,展商还赠送各式美食,不少是市场上买不到的新产品。如赶在展览会的最后一天去,展商收摊前大把地赠送,从罐头饮料、糕点、水果到肉制品都有,尤其是冻品,因为他们带不走,参观者想拿多少拿多少。要知道这都是世界各地最好的食品,不好不会拿来展览的。我有机会赶上最后一天参观,只见场内人头攒动,人们大包小裹,嘴都笑歪了。展商们送得大方,参观者拿得快活。我亲眼看见一位很有风度的法国老太太,她手中装满赠送食品的大包快拎不动了,看香肠展商忙着装箱,还径自上前开口要。本来这些香肠能长期存放,展商并不打算送掉,正打包运回。老太太问道:“你不想给吗?”语气丝毫没有讨要的卑谦,倒像质问,隐含的意思是,你看别人都给了。展商便顺从地递给她一根足有1公斤重的香肠。我刚好路过,目睹这一情节,也顺便得了一根,那香肠可真好吃。&nbsp&nbsp'返回目录'&nbsp&nbsp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公墓的启示(1)

就像巴黎鳞次栉比的楼房一样,巴黎公墓的墓碑一个个也排得满满的。 简朴名人墓 市内规模最大的是拉雪兹神父公墓,占地44公顷,至今有上百万人葬于此。这是最有名的公墓,也是旅游景点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巴黎不仅是游客争相访问的城市,也是众多名人、艺术家的安息之地。来自都柏林的爱尔兰作家王尔德、波兰籍的音乐家肖邦、20世纪60年代美国叛逆偶像门户合唱团的主角莫瑞森都长眠在这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巴尔扎克的家族墓也在此。还有普鲁斯特,他意识流式的作品《追忆流水年华》堪与19世纪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媲美。名人之多数不胜数,公墓管理机构特意准备了200位名人墓的导游图,游客可按图索骥。拉雪兹神父公墓里有不少家族墓,一家人或埋在不足2平方米的墓地上,或遗体火化后放在专门存放的地方。还有买不起墓地的人,就买一块存骨灰的地方,所以这个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墓园可葬那么多人。 肖邦墓在一个小坡上,十分难找。他的碑并不高,其上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女孩塑像,怀抱小提琴,一脸忧伤,在悼念这位19世纪的音乐大师。 肖邦1831年俄军攻占华沙后来法国避难,在巴黎邂逅女作家乔治桑,两人同居了8年,1848年他因肺病恶化去世。为了向这位艺术天才致敬,巴黎市政府特意将这块地划为他的永久墓地。面积虽只有两三平方米,但能享受永久墓地的名人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