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0年代来欧洲出公差,在德国、法国、北欧等国走一圈发现,许多外国人在做那些室外的工作:印度人卖报,黑人扫街,阿拉伯人做建筑工人,亚洲人开餐馆。90年代这种现象发生了变化,在法国的印度人本来就不多,街上已很少看到了,看见白人扫街了,法国人开始接受以前不爱做的工作。 社会学家克洛德·瓦朗丹·马利分析到:“每当法国经济需要重新组合而带来某种冲击时,外国的合法劳工与非法劳工总能以最低的代价,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差距时提供最佳解决办法。”这句文绉绉的话实际指明这样一个现象:在法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劳动力相对缺乏,外国劳工肯接受法国人不愿做的工作,既维持了经济增长,又使工资成本攀升的趋势不至过快。而经济衰退的时候,外籍劳工又是首先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阶层。他们实际成了西方劳动力市场的活塞,不仅能在数量上及时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还能在劳动力结构上迅速适应经济的变化。外国劳工如此重要,以至于过去历届政府所许诺的打击非法劳工的措施如果真实行到底的话,经济运行本身就会发生问题。 20世纪60年代是法国经济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在法国还没有非法移民的说法,只是“自发性移民”。非法也好,自发也好,这种称呼当时并无贬义,移民们也都能很快将身份合法化。但是随着战后经济发展的结束,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外国劳工成了大批裁员的第一批牺牲品。1973~1988年,移民的职位减少了40%,移民失业率是法国人的两倍。而且法国企业解雇了50万外国劳工,付出的社会保险和解雇补助费用比起解雇法国人来少得多。70年代初期合法进入法国的劳工高达每年10多万人,到1974年7月3日被冻结,移民人数以后逐年下降,1994年减少到每年2万名,法国最终目的是达到零移民这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零移民就是说一个外国移民都不接受,法国的前任内政部长就鼓吹这一政策。但是当代开放的经济中,人口流动是一个自然现象。经济大国中,零移民根本不存在。除非回到闭关自守的时代。 反移民造成的问题 反外国移民倾向越来越严重,在法国的外国人突然发现他们无法安静地继续住在这个国家了。幻想再出现一次大赦的非法移民绝望了,还有一些原本合法住在这里的外国人一夜之间发现他们成了不合法居民了。法国政府防范移民的措施不仅越来越严厉,还存心制造非法移民。 法国政府发明了一个新词汇,“身份不符规定的移民”,这些人包括非法进入法国的人,也包括本来住法国符合规定的外国人,后来由于法律变了,不给他们延长居留证,就成了不符规定的移民。 成为“身份不符规定的移民”是很容易的事,有些外籍孩子已在法国生活了六七年,18岁前他们不需办居留,到了18岁,申请居留的法移民法国律变了,他们就成了“身份不符规定的移民”,有被遣送原籍的危险。移民问题上,法国社会快成了一个警察社会,到处有告密者。巴黎18区政府官员1995年曾向检察官检举一个海地人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入学时没有家长的合法居留证,通过孩子查到父母属非法居留。根据法律和有关教育的规定,6~16岁住在法国的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可是不少非法移民的孩子无法入学,因为办注册手续家长至少要出示房租单、水电费单以证明确实住在哪个地址。这两张证明对他们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无合法居留证者无法取得任何纸张和证明。他们都住在亲戚朋友家里,而这些收留者是不会给非法居留者提供证件的。甚至连专门为流浪家庭子女开列住址证明的巴黎社会服务处也说,他们只服务本国人,无合法居留证的外国人不是服务的对象。&nbsp&nbsp'返回目录'&nbsp&nbsp

移民法国(2)

社会上排外风潮又起,没有居留权是最先遭打击的目标。民间出现一种新的公民精神,邮局职工看到一名非洲人的护照上签证过了期,会通报警察局。一名产妇没有身份,医院行政处就会报告警方。有的省政府通知外国人前去办理证件延期,警察等在窗口将人收押。1995年初,5%无居留证的移民是在办手续的窗口被捕的。这时执行法律的行政机关和监督法律执行的警方的界限便消失了。 不仅无证居留遭歧视,就是那些在法国生活很久,学业有成,有份不错工作的外籍人,也都各自有不愉快的经历。比如说,无论在法国呆多少年,只要没入法籍,就没有投票权。投票是公民对政客的表决,这个权利可大可小,大的能将总统推上宝座,小的微不足道,没人重视。法国人对政治厌倦,有投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