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高点,苏宁在上海要有一席之地。

重大战役(3)

那么在上海家电销售战已呈白热之时,苏宁又用了什么招数去和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竞争呢?是否必然地带来家电价格战的升级?

坚定地在“价格、管理、服务”这三张牌上打出自己的特色,并坚决用“价值战”摒弃两败俱伤的“价格战”。

苏宁强调,真正制胜于市场的是包括价格、管理、服务、信誉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上海是苏宁的重要市场,苏宁进军上海是出于全国连锁的战略考虑。以服务为例,当时,苏宁在上海市区已经建立起近10个售后服务网点,分布在各区的“重点部位”。在当年的“五一”到来之前,苏宁更是以实际行动将服务做在前面,让上海滩的广大消费者提前得到苏宁全新“阳光服务”的“普照”。

4月25日到4月29日之间,苏宁向上海空调消费者提供免费检修服务。即在该时段,上海凡是有空调的用户在提前试机时,如发现无法启动、制冷效果不好,甚至不制冷等问题,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商家购买的空调,只要致电苏宁的24小时服务热线,苏宁在接到用户的报修信息后分配到就近网点,小区网点会像快速反应部队一样,及时落实到人,以最快的速度确保24小时服务到位。维修人员到位后,用娴熟标准的技术加以检修,并提出处理建议,供消费者选择。最后,苏宁将把接受服务的用户信息输入电脑,利用苏宁先进的ERP信息管理系统上传回苏宁服务管理中心的信息库,苏宁将按严格的程序通过长途电话进行回访。此项服务足以展示苏宁的良好形象,再次提高了其美誉度。

经过几年的竞争,无论苏宁、国美,还是永乐,连锁家电大卖场都掀起了新一轮“开店热”。在上海,店越开越密,越开越近,价格战越打越激烈。对此,一些营销管理专家表示担忧,认为这样可能导致恶性竞争。对此,苏宁电器副总裁、上海苏宁总经理凌国胜认为:“对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企业的发展,是在竞争中得到提高。现在,国家提出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而中国市场是个发展中的市场,差异性大,消费水平还不高,但未来的潜力大。在家电行业,如等离子、液晶等更新换代,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昨天才刚认识,今天就已经进入我们生活了。上海区域更应走在全国前列。另外,从家电业态来看,全国性的连锁家电卖场,只有苏宁、国美两家,区域性的也不多。我认为,全国性的家电企业还不够,还要有几个出现,才能打造更好的平台。上海市场的竞争,我看还未达到恶性竞争的阶段,潜力很大。在全国一级市场,家电连锁卖场的份额已占70%~80%,但上海仍未达到这一份额,所以上海市场机会还很多,空间很大。连锁企业的大规模拓展有利于推动上游家电零售业态的升级换代,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现在,从表象看,家电卖场打的是价格战,而更深层次的竞争是管理问题、内功问题。”

进入上海第一年,苏宁为自己建立的目标是占1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只要苏宁第一年稍有赢利,就是成功的。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苏宁显然是成功了。2005年,张近东把苏宁在上海的发展概括为水到渠成,“在上海发展了这么多年,该是收获的时候了”。

正如当时上海滩的媒体所言:苏宁吹响进军上海市场的号角只是一个征兆。而上海滩家电市场的暴风雨确实就在后面刮起。

力克华南

广州也是苏宁连锁战略的A类城市。在苏宁进入前,像广百、东洋、沙园、松厦、海外联等本土零售巨头盘踞一方,占据市场总额的80%,国美电器也早于苏宁半年进入华南,苏宁进入华南重镇,难度之大 ,可想而知。然而苏宁决定强行突破。

2003年3月22日,苏宁区庄店、人民北店开盘,规模、价格、服务三板斧撬开了素有全国“价格盆地”之称的广州市场,标志着全国家电连锁巨头正式进军华南。一日同开两店这种速度不仅让业界咋舌,更让消费者疯狂。据统计,开业当天,苏宁两店销售共计突破1600万,一举创下了广州家电市场的销售纪录。4月19日,前进路店开业。6月、8月南山店、华强店相继落户深圳。2004年1月1日,广州苏宁的首家3C旗舰店天河店正式进驻华南第一商圈——天河北商圈,全面升级已有的3C信息家电经营理念,开创了广州家电市场一个新的纪元。

重大战役(4)

两年过去,广东的家电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宁不仅在华南开了40多家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