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的:3月6日,江苏高邮数万饥民抢米,捣毁囤谷富绅多家;9日,广东东莞饥民数千人抢米,被警兵枪杀二人,伤十余人,全城罢市。同一日,浙江绍兴乡民固米价昂贵捣毁米店;11日,江苏甘泉阜宁连日饥民抢米;18日,直隶静海县抽牛马捐,数万百姓进城示威;19日,上海有贫民连日抢米。

4月29日,广东钦州三那(那彭、那黎、那思)人民为反抗征收糖捐聚众起事,直到5月14日才被镇压。

5月22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广东潮州黄冈起义,27日战败。

6月2日,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13日队伍解散。

9月1日,广东钦州人民抗捐起义,3日攻占防城,杀县令。25日,浙江南康县民焚教堂及教民房屋,杀教父、教民多人。10月6日,聚众数百人围攻赣州府城,27日失败。

12月2日,同盟会领导镇南关起义,9日败退。

就在国内一片纷乱、清廷日弱之际,外国列强更是趁机进一步侵略和瓜分中国,也只说这1907年:6月2日,日法两国在巴黎签订《日法协议》,确定法国在广东、广西、云南,日本在福建、南满的势力范围及特权。7月30日,第一次《日俄协定》、《日俄密约》签订,划分双方在中国东北之势力范围。8月18日,《英俄条约》订立,英国将波斯湾权利让给俄国,俄国承认英国在中国西藏之“特别利益”。

列强几乎将清廷视为他们手中的傀儡,中国主权丧失殆荆外忧内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便只有四出逃亡。

金英耀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来到这小城长沙,不过是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难民群中的一员。金家人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流浪,又在西安城中做了两年多的工,有了较丰富的经验,不像刚逃出来时那样一个十足的乡下人,但非常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学成一门手艺,可以派得上用常当年金城十四岁,他的姐姐金兰十六岁,本来也可以出去做工了,但仍是找不到工做。一家人正饥肠辘辘,坐守愁城之时,意外地遇到了“救星”。

这一天,金英耀正在城中逛来逛去向人打听哪儿可以挣个活命钱,突然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个人,不觉惊叫一声:“五哥!怎么你也在这儿?”

“英耀,原来是你!”来人也大叫一声。这人四十来岁,生得牛高马大,满面的络鳃胡子,叫马洪章,在家排行第五,是个回民。以前是金家的邻居,五年前逃荒,不知去向。

正所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他乡遇故知”,正是人生难得的一大乐事。两人在离开家乡数千里的长沙相遇,又是多年未见,自然是好一番亲热。那时已近中午,马洪章看到金英耀那衣衫褴褛的装束,灰黄沮丧的脸容,心中已明了八九分,于是一拍金英耀的肩头:“老弟,咱哥俩上饭店好好叙叙,我做东!”

就近上了同义饭店,要了酒菜,各叙别后的境况。马洪章比金英耀早一年离开兰州,几经艰辛,现在长沙以西二百里的黄材镇开了间杂货铺。他听了金英耀讲述的境况,叹了口气,道:“老弟,你别在这长沙城逗留下去了,你看灾民这么多,哪能找到什么工做,有时在大都市反而是不容易挣饭吃的,弄不好白白饿死。这样吧,我的章记杂货铺开张不久,正等人手,用当地人我又不很放心。我们是多年老邻居了,彼此知根底。我这次来长沙,是想采办些盐巴酱醋和日用品回去。你干脆把全家人都带上,跟我到黄材去吧。”

金英耀现在正是走投无路,眼巴巴看着全家大大小小挨饿束手无策,一听能够为全家人找到个吃饭的地方,当然是非常高兴,立即向马洪章拱手道谢:“那就真是多谢五哥了!”

难得饱餐一顿,金英耀即时觉得有了力气。饭后便跟了马洪章去采办货物,直到将近黄昏。临别时,马洪章给了他一两银元,道:“老弟,你先买了食物回去给一家大小,明天天亮时到旅舍找我。”金英耀连连道谢。

这一晚,金家人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听到以后能够有饭吃了,真是高兴莫名。当时他们与数百灾民睡在湘江岸边。时届初秋,晚上天气渐凉,当夜一轮冷月挂在中天,映照着缓缓北流的湘江水,泛出一片鳞光。遥看江中的桔子洲,散落着点点昏黄的油灯光,映照过来别有一番凄迷景致。湘江的夜景本来非常幽寂,但现在小孩子的哭叫声、灾民的抽泣声、抱怨声、诅咒声在在撕裂了大地的宁静,令人听了只觉得揪心的痛。这在湘江岸边的最后一夜,令金城久久难忘。

第二天的黎明,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