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部分 (第1/4页)

的老官场冒着得罪吴家的风险也对他的支持力度不减,他凭的是什么?

政治从来不是温情的产物,吴才洋可不会认为陈风、宋朝度等人力挺夏想是没有政治智慧的表现,能够爬到副省级高位的人,都不简单。他更不认为是因为他们对夏想有深厚的感情,政治人物也是人,也会被感情因素左右,但在面临着自身前途的重大抉择面前,感情就苍白无力了,利益就会上升到了第一位。

也就是说,他们肯不顾吴家的压力而非保夏想不可,就证明不管是在感情上还是利益上,夏想在他们眼中比吴家更有份量!

就让吴才洋大惑不解,一个才刚刚当上区长的副厅级干部,影响力仅限于燕市,凭什么让许多人都器重他?

不解归不解,政治上让人费解的事情也多得是,远的不说,就是上任燕省省委书记高成松,对其秘书武沛勇的偏爱和纵容就让外人看不明白。武沛勇在外面的嚣张和狂妄高成松心知肚明,他明知武沛勇为人差劲,有性格缺陷,也多次听到别人对武沛勇的不满,却就是下不了狠心批评武沛勇,一直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让不少人都疑惑不解,不明白到底武沛勇好在哪里,让高成松对他如此纵容?

往远了说,当年满清的乾隆对和坤的宠爱也是一时无两,可见感情因素在政治之中,有时也能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吴才洋在夏想担任了下马区区长之后不久,就收到了李言弘的答复,说是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夏想在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清白得让人震惊,没有任何权钱交易的迹象。李言弘将夏想没有经济问题的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夏想的妻子曹殊黧聪明能干,她开的设计公司一年能赚几百万元。二是夏想本人有超人一等的商业头脑,他在项目设计和对市场的把握上面,也有一定的天赋,而且以前也有过许多次成功的案例,他想要赚钱并不难,所以他不像别的官员一样,想要钱除了贪污就无路可走,他有的是办法,所以不会去贪。

吴才洋出身在家族之中,从小不缺钱,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平生也最恨贪污腐败的官员,夏想不贪不拿的作风让他对夏想的印象多少有点改观,不再认为夏想一无是处,他不但在燕市和燕省人脉深厚,自身素质也够硬,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随后就又发生了吴家和付家的过招之事。

其实吴老爷子一开始在燕市借打压夏想之时搅乱局势的手法,吴才洋一眼就看了出来。尽管他和老爷子之间从不谈心,在政治上也是各自为政,但老爷子毕竟是他的父亲,行事风格和常用手法,他还是十分熟悉的,尽管他从政之后的风格和老爷子不是一脉相承,在许多方面也得益于老爷子的言传身教。

吴才洋就知道,老爷子开始在燕市布局了,打压夏想只是一个由头,是一个开始,老爷子所图的并不是只让夏想得不到区委书记的宝座,他想要的是整个燕市,长远看,或许还想着眼于整个燕省。

因为国务院的十年计划里,在不久的将来,将和环绕京城周围的燕省的4市13县联手打造大京城经济圈,整合燕省和京城的资源,形成一个总面积为27000平方公里、共485万人口的大京城经济圈,仅前期政府投入和可能引领的各项社会资本估计将在万亿元左右,而且已经初步和燕省进行了前期洽谈,达成了初步意向。

由此,燕省的重要性就一下跃居到了各省的前列。

实际上尽管燕省的经济并不十分发达,表面上在国内影响力不大,但在京城高层的眼中,一省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经济指标,还有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的考量。比如岭南省虽然经济总量大,但地理位置决定了岭南省的在某一方面的战略重要性远不如闽南省,因为闽南省和台湾省遥遥相望。同样,燕省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因为燕省是全国唯一一个环绕京城的省份,大而广之的话,是唯一一个环绕京津的省份。

燕市是京城最后一座南大门,尽管燕市的驻军并不出名,但燕市却有全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学院,号称中国的西点军校,也有非常庞大的坦克训练基地,当然,更有令人闻之色变的神秘的二炮藏在燕市西部的山中,是中国最强大最有震憾力的最后一道保障的陆基部队。

因为有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优势,如果再提升了经济规模,建成大京城经济圈的话,燕省很有可能恢复以前身为直隶时的气魄和影响,成为名符其实的京城第一门户省份。

到时身为燕省的书记,就和以前比其他总督高上半格的直隶总督一样,进入政治局也是题中应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