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部分 (第1/4页)

范进心中一下就掀起了波涛,差点拍案叫好,高,实在是高明的一招。

叶凡是他的人,叶凡担任教育局长,他必然举双手同意。罗正源由国土局调整到财政局,平调暗升,章国伟也不会反对,梁正午由教育局副局长平调到国土局副局长,级别没变,权力大涨,想必章国伟也算满意。只是王长远由财政局升至高新产业园区的副厅,表面上级别升了,实际上实权大降,明升暗贬。

章市长再强势,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是他的人都必须占据高位,夏书记的提议,其实已经给足了章市长面子。

而夏书记在此次人事调整中,又得了哪些好处?

首先夏书记将国土局拿到了手中,其次梁正午走后的教育局副局长的空缺,肯定会由夏书记一言而定,谁还会再好意思和他争?另外不管是罗正源调任财政局长,还是王长远升至副厅,都是夏书记的提名,罗正源和王长远再是章国伟的人,也会懂得官场规则,夏书记对他们有提携之恩,必定亲自前来表示谢意,不管他们是否真心,事情肯定会做到明处。

但具体暗中他们会对夏书记有多少真心的感谢,夏书记心中没数,章市长也未必底气十足,就一心认定罗正源和王长远还会紧跟他的步伐。可以说,夏书记此举会在罗正源和王长远与章国伟之间,成功地撬开一丝缝隙,尽管小,但也为未来埋下了种种可能。

范进自恃在官场的年头比夏想长多了,又自认一直在市委一块儿打转,在用人上面肯定比夏想更有心得体会,也更有手腕,不料今天第一局夏想四两拨千金的想法点明之后,不由他不暗暗佩服并且大吃一惊,夏书记,比他想象中更有一把手的潜力。

表面上夏书记让步不小,实际上暗中的实惠也不少,正所谓得失在心,长远在人,夏书记计较的不是一时得失,而是长远的公道自在人心的妙着。

就看章市长会如何取舍了?范进将目光投向了章国伟。

第1130章 调整方案,利益攸关

章国伟还真是难以取舍。

必须承认的是,夏想拨动的琴弦弹奏出了乐曲很鼓动人心,既让章国伟心潮澎湃,又觉得十分下决断,因为得失之间,总是让人不上不下卡得难受。

难受就对了,夏想要的就是章国伟左右为难。如果章国伟太爽快了,肯定是他吃亏太多。如果章国伟太做难了,就是他胃口太大。他的胃口不大不小,让章国伟想不同意,又觉得难受。同意的话,又心意难平。

要的就是让你笑让你哭让你觉得不满足。太满足了,没有余地。太不满足了,没有诱惑力。

章国伟被夏想的手腕弄得犹豫了,他原以为夏想会强行推进提名,他就采取不软不硬的策略顶回来,反正书记办公室他占据上风,而且上了常委会,夏想更没有胜算。不料夏想直指根源,直接吊起了他的胃口,将蛋糕分得很均匀,范进有一块,他有一块,夏想也留了一块儿,而且从分量上看,他的一块儿还是最大的一块儿。

但问题是,要让出一个国土局长的位置,实在是肉疼。

还好,夏书记没有直接想要财政局长的位置,否则今天的事情就没有了商量的余地,用一个国土局长的位置,换来的是还是自己的人担任财政局长,又有一人升至副厅,而且梁正午也没有空手,也就是说他提名的三个人选都各有所得,他还能如何狮子大开口?

官场上的事情本来就是你有初一我有十五,各退一步,况且夏书记摆出了十足的诚意?章国伟至少满意了七分。

但还有三分不太满意,倒不是说别的,而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王长远到高新区担任副厅职务,恐怕王长远本人不大情愿。不过从大局观上来讲,总是要有进有退,有上有下才行。

章国伟犹豫了片刻,终于开了口:“夏书记的调整方案考虑得十分周全,我原则上没有意见,但因为涉及到两名局长,需要和当事人做做工作,再有,高新园区的两个副厅指标,省里会不会另有安排?”

夏想明白了,章国伟担心王长远的副厅提拔会落空,同时又盯上了另一个副厅指标,还好,章市长没有贪心到连宣传部长的位置也过问的程度。虽然宣传部长也是副厅,但因为是常委,会进班子,分量比高新园区的副厅重多了。

实际上,省委在拟定出来人选之后,按照惯例也会象征性地征求一下秦唐市委的意见。

但相对来说,更多地会听取市委书记的意见。

“高新园区的两个副厅指标,梅书记的指示精神是,省里会充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