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陈风秘书江天急忙拿出小本本记录下来。

让楚子高失望的是,陈风视察完休闲广场之后,就直接上车走了,让他打算邀请陈市长到楚风楼就餐的愿望落空了。他兴奋地想打电话给夏想,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才发现中午接高海电话时由于兴奋过度,手机被摔了一下,竟然摔坏了,而夏想的电话就存在手机里面,让他大叫晦气,没法第一个给夏想通报好消息,多好的可以进一步拉近关系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高海对陈风今天突然心血来潮前来视察休闲广场,也是十分惊讶。不过惊讶过后,见夏想设计的休闲广场让陈风大加赞赏,不由让他喜出望外。夏想还真不简单,让一向挑剔的陈市长也夸奖几句,要知道,陈风一向很少夸人,就算称赞一个人,也从来没有这么当众赞不绝口过。

不过高海心里清楚,陈风极力夸奖夏想,甚至还提出要让规划方面的专家来休闲广场参观,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最近他在城中村的改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的缘故。

不仅仅是有来自省里的压力,市里规划方面的专家也不让陈风省心,不但在设计上拿不出让他满意的方案,而且在城中村的改造和许多丁子路、断头路的规划上,所给出的方案保守而落后,让陈风大为恼火,背里没少骂他们是老顽固,甚至连燕市没有设计专家这样的气话都说了出来。

因为城中村的改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陈风所承受的压力,高海也是心知肚明。燕市大大小小有30多个城中村,现在已经拆迁了一半左右,许多人都劝陈风缓一缓,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要留点余地。现在改造了一半的城中村,已经是燕市前所未有的局面,可以缓上两年,将拆迁的城中村全部新建之后,再改造剩下的一半城中村也不迟,至少可以用新建的漂亮小区做做榜样,让死守着城中村不放的村民也知道一旦改造成功,他们会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好处。

陈风却顽固地表示不同意。

第95章 燕市政局风云动荡

陈风固执地认为,做事情就要一鼓作气,趁着现在全市改造城中村的东风,一口气拿下所有的城中村,也有利于对燕市的城市建设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规划。但城中村的改造,越向后遇到的阻力越大——提高出让价格,组织人群对抗拆迁,在政府门前示威,等等,城中村的村民反抗的手段越来越多,让市里原本大力支持陈风的人也不免退缩,甚至连市委书记崔向的态度也不明朗起来,陈风的压力因为崔向由以前的明确支持,改为不表态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而陡然增大起来。

如果仅仅是来自市里的压力,只要崔向不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以陈风的强硬个性,他完全可以抗得住,但事情的转折来自一次省里的常委会议,省委书记高成松以前对燕市的城中村改造的态度是乐观其成,但在一次常委会上,突然发难,指出燕市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暴力执法,野蛮拆迁,暗箱操作,个别领导干部政治觉悟不高,任人唯亲,导致改造后的城中村的建设杂乱无章,没有完全推向市场……据说此言一出,让一向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的省长叶石生也大吃一惊。

不但叶石生吃惊不小,在场的所有常委都大为震动,因为原定的常委会的议题根本不是关于城中村的改造,高书记突然打乱原有的安排,毫不掩饰地直指燕市的市委市政府,究竟何意?

虽然高成松说完之后,再也没有了下文,但原先至少有半数以上支持城中村改造的省委常委中,最少有两三人又保持了沉默。陈风也是在听到了省委书记的强烈不满之后,顿时感到身上的压力重逾千钧!

如果省市两级领导都不再支持城中村改造,他身为市长势必孤掌难鸣,要是崔向还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还好一些,毕竟崔书记还是省委常委,但一旦崔向保持沉默,哪怕不明确反对,实际上也是表明了不支持的态度。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陈风想不明白高书记的讲话到底有什么暗示,他当然不知道高成松说了半天,其实重点是点明城中村改造之后的建设问题。如果夏想听了高成松的原话,就会立刻想到是南方一建在承接城中村改造工程时,因为资质不够,技术力量不雄厚而被燕市拒之门外。已经和高成松的妻子景晓影搭上关系的南方一建自然大为不满,就找到了景晓影诉苦,景晓影又将话带给了高成松,高成松就来了一出常委会上的突然发难。

陈风最后自以为是地认为是规划方面的专家,所设计的拆迁方案和燕市规划让高书记看不上眼,所以才让高书记在常委会上不点名批评,说实话陈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