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 (第1/4页)

“呵呵!”海德长摇头笑了,不慌不忙地说道,“程曦学是经济学家,他发表的言论就算代表了他背后的人,但如果你只当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就只是一个经济学家。就算他背后之人在某些场合发表了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话,也只当没有听见。作为省委书记,要充分运用手中的自主权。尤其是你现在处境,在没有任何红头文件之前,管他是国家日报还是内参,一概不理,就坚定地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就算有施压的电话打来,也不理他……”

海德长是政治局委员,自然比他有底气多了。叶石生自认没有海德长的资本和眼光,但海德长的话确实在理,他是在燕省为官时间太长了,太在意京城的风吹草动了。

南方许多大省,别说国家报纸点名批评,就是国家领导人不轻不重地说上几句。也未必令行禁止。

省委书记号称封彊大吏不是没有来由的,确实在本省之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基本上只要不和国家的大政策大方针相违背,除非重大问题,一般各省自己决定的政策,中央不会干预。叶石生想通之后,又有了海德长的鼓励,算是安心不少,也坚定了继续推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

“既然有人只选择在国家日报上发出置疑产业结构调整的声音,证明他们的力量还不足以撬动目前的经济战略,不过是想混淆视听罢了,也是要观察国内各省有多少保守势力。石生,听我一劝,现在燕省的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好,继续埋头苦干,肯定成绩大好……”

叶石生结束在岭南省的访问之后,在回燕省的前夕又看到了夏想和邹儒分别发表在青年报和经济报上的反驳文章,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就又听到了另一个消息,燕省日报也发表了专家的文章,同样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置疑。

一连串的消息让他有点应接不暇。

如果说国家日报发表的程曦学的文章有指点国内江山的意思,燕省日报上的专家言论,就是非常明显指点燕省的局势了,叶石生火冒三丈。

好一个马霄,好一个崔向,敢在他出访期间,擅自作主在燕省挑起宣传战,明目张胆地反对产业结构调整。就算是请专家以学术的观点来表达出来,也是对他叶石生公开地挑衅!

本来叶石生还对夏想未经允许就在青年报发表文章,颇有微辞,还打算回去之后敲打夏想几句。没想到马霄等人更可恶,居然要在他的地盘之上,和他这个一把手唱反调,是可忍孰不可忍!

叶石生本来还想埋头苦干,不声张,不高调,只做出成绩再说。现在看到别人的手已经伸到了他的地盘上,还想在他的地盘之内下一盘棋,他身为省委书记,再没有任何表示就太窝囊了。

途中,叶石生就让秘书麻秋通知范睿恒、梅升平等人,等他一回到燕省,就立刻召开碰头会。

麻秋以为叶石生忘了崔向,还特意问了一句:“是不是通知崔书记?”

“崔书记?你刚才说碰头会的时间和崔书记的安排有冲突……”叶石生说了半句话,便闭口不言。

麻秋很聪明地立刻闭了嘴。

一回到燕省,叶石生就紧急召开了碰头会。

夏想得知叶石生回来的消息时,正在宋朝度办公室汇报工作。正说话间,听到有人敲门,只敲了一声,门一响,来人就不请自进,说了一声:“朝度,我去开个碰头会,关于宝市申请政府专项政策一事,你和万正具体再商量一下……”

是范睿恒。

范睿恒说了一句话,才发现夏想也在,就微一点头说道:“小夏也在?正好有件事要对你说一声,下周是范铮生日,他想小范围办一个生日宴会,到时你也去,他常念叨你。对了,朝度不忙的话,也可以去凑凑热闹。他们年轻人有话说,我们也找我们的话说。”

“好,我一定到。”宋朝度笑眯眯地答道。

夏想忙站起来了,恭谨地笑道:“知道了,范省长,学兄过生日,我身为学弟,不到可就说不过去了。”

范铮过生日,可用不着范睿恒提出邀请,而且还当着宋朝度的面。夏想和宋朝度一起送走范睿恒,宋朝度就说:“连范省长都当着我的面抬抬你,你的面子还真不小。”

夏想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道:“范省长是因为我替他做出了成绩,还出面替他挡住了压力,他当然要给我一点鼓励了,希望我再接再厉,继续出面和程曦学论战。估计下一步和燕省的专家反驳,范省长也会让我出面。”

“你不是已经想好了对策?”宋朝度对夏想的回答非常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