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撸�挹某家病!�

王夫之认为,第二代接班容易出事,主要是“天下初定,人心未靖”,而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办,即要集体接班,要有忠诚的重臣可以托付。

在古代的政治经验里,王夫之的观点可谓一语中的。什么制度化、法制化,在这儿都是瞎扯。

柏杨在其《中国人史纲》里,也有一段文字专门论及此事。民间也有俗语云:老子不死儿不大。反过来看,正因为第一代君主太强了,才造成了这么多的衰神二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胜扇动了一下翅膀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从之。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254页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希望快乐到永远的美好理想,在他坐上皇帝宝座的第一年,就开始被现实击破。

统一的秦帝国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像焰火一样,在历史的天空,迸发出耀眼的光芒,继而灰飞烟灭。人们对他的强大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然而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垮台了,于是第二次目瞪口呆接踵而来。历史像傻瓜一样,张着嘴发呆。

秦亡的导火索,就是区区九百人的揭竿而起,这种力量的反差,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进程是那么不可捉摸,历史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她的魅力也缘于此。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匹夫发难而天下影从,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陈胜这只蝴蝶的小翅膀一扇乎,于是引爆了摧枯拉朽的飓风,帝国雄伟的大厦就此崩塌。

“蝴蝶”的逻辑非常简单、清晰:横竖是死,与其窝囊地死,不如轰轰烈烈地死。每朝每代,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若干位赌性巨强的英雄,在灭亡和富贵之间用生命下注。

“蝴蝶”的策略也基本到位:“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他们起义的地点大泽乡是在楚国的地界上,项燕是楚国的将军,和扶苏风马牛不相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并列在一起,陈胜他们也是饥不择食,反正不过是为了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向秦二世发出愤怒的吼声。

从后来的情况看,秦长子扶苏的旗帜并不好使,号召力不够,粉丝也不够多。这就使这次暴动既不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清君侧”式的叛乱,也不是“只换皇帝、不换法统”的暴力政变,而是改朝换代的大革命,秦帝国定然是国祚不享。当时的陈胜以及后来的项、刘,他们刚开始发起和响应暴动的时候,并没有改朝换代的想法,而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复辟,所以他们推举楚国的贵族作为起义的领袖。而最令人吃惊的是,项羽在灭秦之后,以毋庸置疑的领袖地位,居然把自己和下属不加区别地统统分封为王,最多是希望自己能像齐桓公一样做个天下诸侯的共主,而没想过自己做皇帝,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同样也让历史目瞪口呆。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完成了从造反到改朝换代的全部流程,从此,除了像刘秀这样的贵族会打“复辟”的旗号以外,其他人造反就都直接打造自己的品牌了,因为走刘邦的路子已经是标准答案。

陈胜揭竿而起,罕见地获得了历代主流历史学家的认可。在儒家系统,他是实践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伟大学说的代表。孟子也是个愤青,主张“造反有理”,但前提是君主已经异化为“独夫民贼”。司马迁卓有远见地把陈胜列入“世家”,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藏书》甚至把他列入了帝王排行榜,称陈胜为“匹夫首倡”。毛泽东当然更不客气,词云:“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历史已经变成了农民起义史,由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农民起义也形成了自己的道统,陈胜当之无愧地成了农民起义的“始皇帝”。

儒家系统小心翼翼地精挑细选,把陈胜确定为唯一合法的人民反抗代表,作为一种象征,用以约束和威胁后世不听话的皇帝主子。秦始皇、陈胜都是这样作为榜样或典型存在于历史上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王侯将相还是有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