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 (第1/4页)

那帮孙子忽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疯狂喊叫。他们距拍摄中心大概有十几米远,足够把声音放出去,以至影响到现场收音。

“西蒙,你就不能让他们闭嘴么?”

导演椅上,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白胡子老头,略带恼怒的训斥道。

“非常抱歉,先生,我马上让他们离开!”

接话的是个年轻白人,忙不迭的跑到铁网边,道:“嘿,你们影响到我们工作了,麻烦走远些好么?”

“嘿,你挡住我们的视线了,麻烦走远些好么?”

一个哥们立即还击,惹得小伙伴们哈哈大笑。

“拜托,伙计们!如果你们大声吵嚷,就会打乱我们的拍摄计划,你们也不想看到这部电影变成一部烂片对不对?”

西蒙的涵养倒是可以,没吵架没发火,客客气气的跟他们讲道理。

“OK,我们会注意一些。”

那帮人更不是流*氓,只是太喜欢这种类型片了,痛快的立下保证。

问题解决之后,剧组便重新开拍。内容不算长,能有七八个镜头,那导演的功力亦极其深厚,很快完成了这组戏份。

“咔!”

一声喊停,方才紧绷的气氛骤然轻松,大家说笑的调换机位,准备下一场戏。而同时,那群古里古怪的家伙,终于转过身,露出了真容。

“啊!”

范小爷瞬间就叫出了声,被吓得一哆嗦。

就见那些,呃,人,一个个顶着张腐烂的大脸,面色灰白,瞳孔无光。有的缺了鼻子,有的少了耳朵,有的干脆就是一血窟窿,顺便夹着恶心的尸斑和可爱的蛆虫……

像此类性格独特,气质统一的活泼生物,在西方的YY界,一般称之为:丧尸。(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活死人之地

1985年,林正英以一部《僵尸先生》奠定了自己的宗师地位,而在17年前,一个美国人已经完成了相似的事情。

这个人叫,乔治罗梅罗。

话说西方的僵尸片,诞生于三十年代,起初的设定往往跟巫毒教有关,比如死人被唤醒,然后作为劳工去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极为无趣。

但在1968年,罗梅罗凭借划时代的《活死人之夜》,一举成为了给此类型片立规矩的掌门人。譬如:

他们没有任何的意识和思考能力,完全靠本能活动;

他们喜欢吃人肉,以至于疯狂的袭击人类;

他们会感染,被咬到就会变成同类;

他们经常成群结队的缓慢前进,追杀活人,以造成观众的心理压迫。

数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僵尸片都以这些设定为准则,包括大量相关题材的游戏和动漫。单凭这枚功勋,即便罗梅罗的扑街烂片多得不计其数,仍然无损他的大师称号。

而眼前的片子,叫《活死人之地》,是他僵尸三部曲之后的第四部。

其实剧本早在十年前就有了,但没资金,拖到了现在才开拍。作为一名合格的B级片导演,缺钱是日常惯例,也没啥可悲伤的。

唯独不爽的是,罗梅罗本想在匹兹堡取景,可制片人为了加拿大的优惠政策,执意要来多伦多拍摄。没办法,只好再造了一部分的匹兹堡,自然不能与原版相比。

……

这里原本是个仓库,地方很大,到处是陈旧的钢铁架子。可现在,被布置成了一间地下俱乐部,足有五十多位群演正穿梭其中。

露着半个胸部的兔女郎,端着托盘给客人送酒。戴眼镜的白人大叔。把一张小馅饼递给了络腮胡胖子。衣冠楚楚的老绅士,用手指挑了点粉末又抹进嘴里。红衣小妹在调酒,半*裸的女人则在后面的橱窗里跳舞……

而场地中央,立着个大铁笼,两位扮演丧尸的演员在里边尽情嘶吼。

这些群演,每一位都身份鲜明,不过呢,以上是有特写镜头的家伙们。至于那些充当背景板的可怜虫,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走来走去。

拍群体场景非常麻烦,给不了大镜头。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完,再往起剪辑。罗梅罗已经进了仓库,坐在导演椅上指挥若定,外面还有些零碎的戏份,由他的助手负责收尾。

“嘿,你好像很紧张?”

靠近门口处,副导演马特看着旁边那位抖得很厉害的胖子,不由问道。

“紧张?当然!哦不不,我只是。这很让人兴奋不是么?”

那胖子又矮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