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 (第1/4页)

“Thankyou!”

褚青跳下车,又走了一小段,抬眼便看见一座规模不大的学校。红色的尖顶楼,绿色的宽草坪,没有大门和围墙,只有一方石碑立在路边,刻着学校名字。

他先找到秘书办公室,又被带去校长室。校长是个五十多岁的白种女人,有着一套娴熟的交际技巧。

她介绍了一位女老师,叫贝拉,担任新手导师。学生们正在上课,她便带着褚青逛了一圈。

“我们的作息是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两点半,两点半之后,是各个俱乐部的活动时间。”

“我们每节课大概45分钟,没有固定教室,课后有5分钟时间换教室。学生分组轮流吃午饭,你可以买饭,或者自己带。”

“我们提供免费教材,但教材属于学校,不能带回家,学生损坏要赔偿。”

“你负责两个班,汉语基础虽然不是重点课目,但也会影响GPA(平均成绩)。某些家长会很重视,所以你要做好沟通工作。”

说到家长,贝拉的表情变得很微妙,似乎很期待什么狗血事件的发生。

褚青边听边打量,环境跟想象中的差不多,比如那一排小储物柜,就是校园电影里最常见的撕比and八卦集中地。

理论上,他没有资格证,也没有工作签证,是不能代课的。但双方打了个擦边球,把工作换成了拍戏体验,再加上关节疏通,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学校的外语课有几种,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等,任选一门,修够学分才可以毕业。

不知不觉,大半个校园已经走遍。最后,贝拉带他到办公室,屋里正坐着两位,连忙起身招呼:

“嗨,我是强尼!”

“我是萨拉,哇哦,你演的阿瑟简直太酷了!”

“谢谢,很高兴认识你们。”

他嘴里应着,同时扫了几眼,五张办公桌,摆的特随意,各种文件、资料、书籍堆得满屋子都是。靠墙还有个小圆桌,上面有些咖啡和茶。

“呃,哪张是我的桌子?”他问。

“这里这里!”

萨拉明显是迷妹,特积极的帮忙安置。

没过多久,第一堂下课,其余两位老师也回到屋子。男的叫克里斯,女的叫苏珊,今年快五十了,矮矮胖胖,嗓门洪亮,虽然不认得对方,态度倒蛮热情。

他们还想聊聊,褚青婉拒,距自己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只觉得越来越紧张。没来的时候,还有点期待,来了之后,简直压力满满。

老师,这两个字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他没念过什么书,没做过什么学问,现在却要站在讲堂上,向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传授知识。

利用这段时间,他又复习了两遍教案,然后就听:

“叮铃铃!”

下课铃响。

萨拉立即起身,抱着书本道:“褚,我们一起走吧。”

“嗯,稍等。”

他拿好教案,又夹了张学生名册,暗暗吐了口气。

(热死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九章 先生(2)

(上章有些错误,已修正。)

美国的义务教育是六、二、四制,共十二级。一至六是小学,七、八是初中,九至十二是高中。

他们没有班级的概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课表。比如,你可能跟玛丽一起上美国文学,跟苏菲一起上音乐,跟汤姆一起上数学,所以全年级的同学都彼此认识。

美国采取学分制,没有高考,想上大学全靠GPA(平均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等)。一般来讲,学生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高中毕业的最低标准,一是申请大学的最低标准。

前者不用担心,老师都会把关,后者不会多管,要自己去考量。像加州大学的申请标准,就要求英文学满四年,数学三年,外语两年,艺术一年,选修课一年等等。

褚青教的是十年级,只有六十多人,年龄段在14…16岁。而报名汉语课的,共十八人,之前有一定基础。

这跟国内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了解越深,越觉得责任倍增。误人子弟诶,那可是最操蛋的事情。

此刻,他跟着萨拉走出办公室,走廊里全是刚下课的学生。孩子们只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要么去厕所,要么去储物柜拿下节课的书本,来去奔忙。

有撞见萨拉的,都会稍停问候,并对这个陌生的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