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是啊,咱们小时候都一样。”褚青也笑道。

“哎!你会包么?”王瞳忽然抬头问了一嘴。

褚青摇头:“不会。”

王瞳又低下头:“我也不会。”

“……”

“……”

空气莫名其妙的停滞了一秒钟,电视里六个主持人走上台开始巴拉巴拉的说。

这一刻,俩人心里都在不停的翻滚。

你会拌馅儿居然不会包?

你连擀皮都会,不也不会包么?

忽而,俩人都噗哧一笑。

王瞳笑道:“你爱吃蒸饺还是煮饺?”

“煮的,我爸我妈都爱吃蒸的,每年都吃不到一块。”褚青道。

“哈哈,我家也是,就我一人爱吃煮的。”王瞳道。

俩人谁也没提包饺子的事儿,都是成年人,还搞不定一个饺子!

春晚这东西,就算每年看去年的重播都觉着新鲜,何况褚青都隔了十七年了。

除了几个印象特别深的相声小品,别的节目都跟第一次看一样,和王瞳不时的一起傻乐兼吐槽。

褚青拌了半盆馅,王瞳也擀了四十多张皮。

俩人一点都不心虚的拿起饺子皮,挑里点馅,开始包。

节目正演到一个歌舞节目,又是一大波人堆在一起唱啊唱啊。

褚青数了数,惊道:“十三个!一首歌十三个人唱!”

“这算啥,我跳舞哪会,一个舞一百多人跳呢!”王瞳不在乎道,手里捏着一个饺子,问:“哎这捏几下来着?”

褚青不确定道:“三下吧,随便了,不漏就行。”

“也是。”王瞳赞同道,歪着头又捏了几下,把一个肿的跟小猪似的饺子放在桌上。

褚青也不逞多让,捏了一个酷似腊肠狗的饺子。

“呀!你馅放太少了,吃片汤啊!”王瞳大声指责。

“你那馅太多了,又不蒸包子!”褚青反唇相讥。

“你太少了!”

“你太多了!”

电视里开始唱:“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就两个人,居然也有种吵吵闹闹的热闹感。

第二十九章 过年(下)

胶东。

这是片中高档的住宅区,刚建成没几年,入住的没有大富之人,都是小有资产的家庭。

范兵兵虽然不是在这里出生,但父母的事业都在这座城市,所以大部分时间也都在这呆着。

范妈妈是个舞蹈演员,范爸爸在部队文工团时就是个歌手,转业之后就从事演艺方面的生意。做的不大,足够一家人生活还颇有余资。

此时在客厅里,电视哗啦哗啦的在播着节目,爸爸妈妈在厨房忙活,范小爷自己守着电话生气。

“死人!连个年都不拜!连电话都不回!”

她正气鼓鼓的诅咒褚青,范妈妈端着一盘菜放到桌上,见她抱着腿蜷在沙发上一声不吭,不禁问道:“你干嘛呢?”

“啊?没事!”范小爷回道。

“过来吃饺子了!”

“哦!”

范妈妈摆好碗筷,又问:“你刚才给谁打电话呢?”

范小爷道:“不是打电话,发条传呼。”

“那你生什么闷气呢?”

范妈妈太了解自己闺女了,压根就没信她刚才的说辞。

范小爷半真半假道:“我问他点事,那人没回电话。”

“大过年的谁不忙着呢,哪有功夫搭理你!”

范妈妈不再追问,又冲厨房喊:“老范你还磨叽啥呢?”

范爸爸端着一大碗汤过来,笑道:“行了,菜齐了。”

一家三口经过多半年时间才坐在一起,但总算能吃个团圆饭,一时其乐融融。

范小爷的性格显然是随她妈妈,爸爸则是慢性子,说话慢悠悠的,走路慢悠悠的,连吃饭也是慢悠悠的。

那边娘俩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一半。就着剩下的半尾鱼,小口小口的抿着酒,摇头晃脑,好不自在。

范妈妈看着来气,拉着女儿道:“走咱俩看电视去,别搭理他。”

范爸爸笑道:“我坐这也能看着,还清净。”

范小爷对爸妈时常拌嘴很是习惯,和妈妈一起窝在沙发上等着看春晚。

“兵兵,跟你说个事。”范妈妈忽然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