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 (第1/4页)

听完许洪亮的想法,刘家辉摇摇头道:“我们的确占据着火力上的优势,但是我军的这些重火力在巷战中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武昌城内还有十几万的老百姓,这一发炮弹下去,死的更多是咱们的同胞。”

“这些重炮最多也只能在外围使用,巷战是用不上了。我们必须做好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的硬啃的心理准备。我不能让武昌城内的十几万百姓给日军殉葬。”

“至于从那里抽调部队,我们在研究一下。不过我倾向于从高海宽那里抽调出一个师来。他那里的对手只有一个58师团,周围还有第4方面军的策应。第4方面军的那位总司令虽然和咱们一直在较着劲,但是他这个人的大局观念还是有的,不用怎么担心。”

“而131师团恐怕还顾及不到瑞昌那里,现在救出来40师团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有一点就是,在现在的战局之下,高海宽用不到全歼这个58师团,只要能击溃他们就可以了。”

“至于张恩华那里,现在暂时还不能动,他的任务是看着湘北的日军20军,一旦日军溃军冲过包围圈,对我们的侧翼将造成相当大的威胁。毕竟他们那里足足有四个师团的兵力。“

许洪亮听到刘家辉的意见,沉思一下道:“总座,我建议还是从张恩华那里抽调一个师,高海宽那里虽然形势不是很紧张,但是从昨天夜里高海宽发来的战况通报来看,他已经将58师团分割开来。并将58师团之步兵52旅团的四个步兵大队合围在皱桥一线。”

“他那里已经完成彻底展开,三个师的兵力已经全部投入战斗,在集中需要一定时间。而且这个师还要从赣北赶这么远的路到武汉,中间还要击破日军小股部队的阻击,此刻从他那里抽调一个师的兵力,恐怕在时间上很难来的及。”

“而张军长那里,虽然有可能面对湘北四个师团残部的冲击,但是毕竟只是有可能。实际上在他那里,我们只要以一个师的兵力,牢牢的控制住贺胜桥一线,就可以将日军死死的卡在贺胜桥以南。”

“通山那里,我认为可以移交给79军或是58军都可以。那里虽然要面对日军64、132师团两个师团以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但是**在那里却有20、26、58、66、79五个军,而且九战区的两个师在正在向那里赶去。这些部队中除了20军因为装备残破和前一段时间损失不小,战斗力偏弱之外,其他部队可都算的上精兵强将。

“以您和陈部长或是九战区那位司令长官的关系,让他们派出一个师兵力,接替张恩华在通山的防御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样,我军就至少可以抽调出一个师的兵力来。或是北上咸宁或是东进武昌。”

“可以,就按照你说的办理,我去给辞公发电报。那里以土木系部队为主,还是请辞公出面比较好。而且辞公还可以直接向军委会汇报。至于陆军总司令部那里,咱们还是不要去碰钉子了。”听完许洪亮的建议,刘家辉琢磨了一下,点头道。

说完之后,刘家辉对着许洪亮道:“既然已经定下了攻击武昌,我看就不要等张恩华那里的部队赶到了,咱们现在手头上的这三个师可以先行投入作战。”

………【第三百零一章 最后一战(4)】………

第三百零一章 最后一战(4)

接到刘家辉的电报之后,陈部长亲自跑到最高当局那里,将刘家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亲自向最高当局做了汇报。虽然他的土木系在湘北有几个军的部队,但是却是他那位死对头在指挥,他也不好直接插手,还是通过最高当局稳妥一些。

急于夺回武汉的最高当局对刘家辉的要求,没有丝毫的犹豫,大笔一挥,超额满足了刘家辉的要求,命令抽调一个军前往通城一线接替28集团军防务。并亲自给那位在长沙指挥作战的一级上将发了一封电报。要求派出一个战斗力至少在中上的军去通城一线接替28集团军防务。并点名滇军系统,战斗力相对较强的新3军。

在最高当局看来,整个湘北集中了大量的中**队,九战区的部队还在向那里源源不断的增援中,别说抽调一个师,就是抽调一个军,只要能收复武昌,他也会满足刘家辉的。

在接到最高当局的电报之后,那位本来就对刘家辉擅自出击相当不满的一级上将,看着最高当局的电报,对于刘家辉这种越级请示更是不满。

不过虽然对刘家辉现在的不满已经达到极点,但是这位沉浮宦海多年,早年虽为最高当局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却因为在北伐后期参与桂系逼宫和西安事变中的作为,与最高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