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相信我,再没有比在崩盘期间从不顾价格必须卖出的人手中买进更好的事了。我们许多最好的交易都是在这种时候完成的。不过我还要补充两点意见:

你不能以从强制卖家手中买进或把证券卖给强制买家为生;强制卖家和强制买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他们只在罕见的极端危机和泡沫时期才会出现。

既然从强制卖家手中买进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那么成为强制卖家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所以,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保证自己能够在最艰难的时期坚持住(不卖出)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长期资本,又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由此我要谈到第二个对价格产生强大影响的因素:心理。它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事实上,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会拿出后面几章的篇幅探讨投资者心理,以及应对各种心理表现的方法。

确定价值的关键是熟练的财务分析,而理解价格、价值关系及其前景的关键,则主要依赖对其他投资者思维的洞察。投资者心理几乎可以导致证券在短期内出现任何定价,而无论其基本面如何。

最重要的学科不是会计学或经济学,而是心理学。

关键在于弄清当前人们对某项投资的好恶。未来价格的变化取决于未来青睐这项投资的人更多还是更少。

投资是一场人气竞赛,在人气最旺的时候买进是最危险的。在那个时候,一切利好因素和观点都已经被计入价格中,而且再也不会有新的买家出现。

最安全、获利潜力最大的投资,是在没人喜欢的时候买进。假以时日,一旦证券受到欢迎,那么它的价格只可能向一个方向变化:上涨。

《识别投资机会的随想》,1994年1月24日显然,心理学是另一个至关重要且极难掌握的领域。首先,心理是难以捉摸的。其次,给其他投资者带来思想压力并影响其行为的心理因素,同样会作用在你的身上。正如你将在后面几章中看到的,这些力量往往导致人们的行为与成为卓越投资者所必须具备的行为相悖。因此,为了自保,你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心理。

从买进证券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须了解,基本面价值只是决定证券价格的因素之一,你还要设法让心理和技术为你所用。

………与认真谨慎的价值投资截然相反的是完全无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盲目追求泡沫。

所有泡沫都是从重要的事实开始的:

郁金香美丽而罕见(在17世纪的荷兰)。

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房地产能抵御通货膨胀,并且可以永久居住。

几个聪明的投资者发现了(或预见到)这些事实,投资获利。其他人随后明白过来—或者只注意到人们在赚钱,于是他们跟风买进,抬高了资产的价格。但是,随着价格进一步上涨,投资者受到发横财可能性的刺激,对价格是否公平想得越来越少。这是对我曾经描述过的现象的一种极端再现:某种东西价格上涨时,人们的喜爱程度本应下降,但在投资中,他们的喜爱程度往往会加深。

举例来说,2004~2006年,人们可能只考虑关于住宅和公寓的种种利好:实现在美国置业梦想的愿望,抵御通货膨胀,抵押贷款很便宜并且还贷金额可以免税,最后达成了“房价只会上涨”的公认智慧。大家都知道公认的智慧带来了什么结果。

另一个臭名昭著的“稳赚不赔”的想法是什么呢?在科技泡沫时代,买家从不担心股价是否过高,因为他们相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从他们手上买进。遗憾的是,博傻理论也有失灵的时候。价值最终开始发挥作用,此时接手的人不得不承担后果。

股票背后的利好可能是真的,但是如果你买进的价格过高,那么仍然会损失。

利好—以及似乎人人都享有的丰厚利润—最终会让那些起初抵制的人投降并买进。

当最后一个人坚持不住变成买家的时候,股票或市场就到“顶”了。到顶时间往往与基本面的发展无关。

“价格过高”和“下一步将下跌”完全是两个意思。证券可能会价格过高并且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进一步上涨。

无论如何,价值最终会发挥作用。

《BUBBLE。》,2000年1月3日问题是在泡沫时期,“有吸引力”变成了“在任何价格时都有吸引力”。人们常说,“它不便宜,不过我认为它会继续上涨,因为流动性是过剩的”(或许多其他理由)。换句话说,他们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