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大家一起对某一架飞机进行火力封锁,别说是金牌飞行员了,就是王牌钻石牌都没有用。在空中遭遇全方位的打击,只有死!

飞机可不比坦克。即便是坦克现在在遭遇重火力的时候也只有悲剧一路。

飞机在空中,因为他们可是更加的精密的,它们比起坦克更加脆弱。

这些飞机一旦遭遇大规模的攻击。必然崩溃。

这种崩溃可不像是坦克那样子的掉链子还能逃生。

一旦飞机悲剧了,很大的可能就是机毁人亡。

这才是这个头盔的重点。

一个飞行编队要形成一个真正的战斗小组。

这才是关键!发挥出队友的作用。而不是1V1的战斗。

尤其是在近战CQC的时候。

虽然这个年代更多的还是远程导弹的精确制导,但是如果这些飞机能够共享情报。共享那些数据,那就不是一加一的强度了。

这个绝对是很强的,等于一个战机都有一个编队的数据。

赵立将这个头盔的软件改了之后,这才开始对实现它的功能需要的硬件进行核实。

如果需要实现数据传输,那么飞机之间原本就有的无线传输就足够了。

不过这种多战机协同作战的方式还非常的值得商榷,也就只能在近战CQC的时候用了。

设备上的设计改进,赵立只需要列出需要加入的元件。至于怎么发挥作用,主要还是人工智能的功能。

尤其是在设计方面。

配重、安装位置等等,这都是要它来进行调节。

关键是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它的作用!

赵立很清楚,如果说陆军的头盔价钱很重要,那么这些空军头盔重要的就是功能了。

因为它们不需要列装那么多的部队,所以即便是花费贵一点也无所谓,毕竟这个空军并不像是陆军那么多。

这些空军是国家的精英。数量上不多,但是它们都是绝对的主力。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怕货不够好!

等到那个头盔最终定型,赵立这才傻了眼。

跟陆军头盔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个内置的软件和设备却是在头盔的两侧,活像是长了两个耳朵!

赵立有些好笑的看着那个设计图。

不过这种设计图也差不多了,没有增加正常重量的情况下整个头盔的缓冲能力和坚固程度都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赵立好奇的将这个头盔测试了一下。

可以达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

剩下的就是这些硬件的价格了。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这个价格是必须的。赵立还找到了歼十、歼二十、歼十五的设计图。

手里有了F35及其系列的设计图。赵立还能用这些对比参照,对这些飞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

尤其是引擎部分。

赵立很清楚。引擎就是飞机的心脏。而现在这些飞机不行,其实多数还是源自弱小在这个关键部位上。

赵立将这个F35的设计图交出去。一方面也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另外一方面,这些人也拥有了个F35的设计图,也会逐步的改进这些歼系列飞机。

将这些电子系统和火控系统的软件又重新开发了一遍。这个软件不光是需要更强大的功能,还需要更加紧密的与头盔上的软件相互配合,这才是整个改装的关键。

人工智能只不过是最后对这个头盔做出了调整,然后优化了整个战机的系统。

随后于之前的战机数据相比,单方面的能力提升虽然只有可怜的11%,而且这11%主要还是雷达火控等方面的总和贡献。

但是如果这些被改装之后的飞机集合成编队进行对抗。它们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虽然每一台飞机的雷达扫描范围只是提升了5%。但是实际上编队作战的时候,这些都是成几何级倍数的提升,战机之间互相叠加的效应,将会在近身之后达到极点,整体作战能力将可以提升50%甚至更多。

加上预警机的协调和观察,这些飞机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绝对超乎想象!

可是在改装完成之后,赵立并没有急着去交给那些人。

他现在还需要做第二样测试。

那些收集到的飞机试飞员们的战斗心得还有那些繁复的战斗动作,全都得是集合起来。

这些动作全都需要收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