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布利兹帕奇”对当时美国汽车制造业起了当头棒喝的作用。

两个月后,威利斯——奥兰多公司造出两辆名为“夸德”(QuaD)的可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车型,紧随其后福特也推出了类似车种。军方将班特姆、威利斯、福特三家公司的优势集中起来,开始批量制造。

定型的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吉普车”装有一台4缸汽油发动机,载重1。25吨,结构简单坚固,性能齐全。由于装有分动器,可以四轮驱动越野行驶,爬60度陡坡,涉越小河,其公路最大时速可达105公里。

在军事上,吉普很快被当做多用途效用装备使用。它的英文名字G。P。(吉普)就来源于英文多种用途GenedLPURPOSE一词的缩写。吉普除运送人员和武器弹药外,放倒前风挡便可装上重机枪或无后座力炮;装上电台等通讯装置就成了火线指挥车;稍加伪装可充当侦察车或当做轻型战斗车辆直接投入战斗;安装担架用于战场救护;装上装甲充当轻型装甲车伴随坦克部队作战;装上螺旋桨推进和防水外壳作为两栖登陆车使用。其超过额定要求的大马力发动机还保障它拥有拖拉机才拥有的牵引力。

我在埃及听说过一个故事,说西奈一位放骆驼的贝都因人在沙漠堆中挖出一辆当年美军废弃的吉普。这位老兄用骆驼把破车拖到了阿里什,经过简单清洗再加满一箱汽油后,竟能开起就走。其神奇的坚固性可想而知。

马歇尔上将说:吉普是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地记者把吉普车说得无所不能:“它像狗一样忠诚、像骡子一样强壮、像羚羊一样机敏。”

五星上将马歇尔把吉普说成是“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贡献”。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把吉普列为“赢得战争的三大武器”之首。麦克阿瑟把吉普开到登陆部队的最前沿。

最富传奇色彩的第三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把红色皮椅拧在吉普上,在车身上漆上自己的将星、装上高音喇叭和警仪器,从北非一直开到欧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因吉普车祸撞死在德国境内。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撇开劳斯莱斯改坐吉普,馋得利比亚总统巴克利羡慕不己。利比亚为此还专门发行了一套两位总统坐吉普的纪念邮票。

1942年,阿拉曼战役前夕,北非的英第七集团军组织了一支吉普突击队,以90公里的时速在沙漠中昼伏夜出,专门袭击隆美尔的补给线,屡屡得手。同年“醋乔”史迪威借助吉普车穿过雨林,把中国远征军的几个师和一帮七长八短的战争难民传奇般从缅甸撤至印度。1943年,“哈斯基”作战行动中,巴顿的美7军攻入西西里,在靠近墨西拿海峡的一个小山村,贫困的山民正为榨油机发生故障断了生计而走投无路。美军当即拨出一辆吉普,一位机灵的学生兵将吉普引擎的发动装置联在榨油机上,五天榨出44吨橄榄油。美国兵还将吉普车的前轮抬起,用帆布带将前轮联结一台轮式锯,用吉普做动力带动轮式锯锯木头,西西里山民把美国兵当成一帮用吉普车变戏法的流浪汉。

在北非,吉普车成为美军的身份卡,“G。I。”(美国兵)。

“G。P。”(吉普车)密不可分。突尼斯人一直以为美国兵在领取身份识别牌和军装的同时也配发了吉普。一天深夜,值勤的法国哨兵突然向一帮步行的美国兵开火,尽管对方一再声称是美国人,可法国哨兵就是不信:“如果是美国兵,他们为什么不开吉普?”

战地记者们发现,一线士兵对吉普的感情远超过艳星莲纳端娜。因为当艳星玉照趴在墙上飞媚眼时,吉普车正忠诚地与士兵浴血奋战,大兵把吉普车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活人,麦克阿瑟手下一辆在太平洋战争中战功卓著的吉普车因为负伤而荣获紫心勋章。

无论进攻还是撤退,吉普开到哪里,胜利便接踵而至。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把60万辆吉普装入板条箱运往世界各地,吉普被列为《租借法案》发往反法西斯盟国的头号战略物资。为了显示吉普神威,参议员米德干脆亲自驾驶吉普在国会山的花岗岩上表演爬台阶。进入70年代未,美军选用M151MaT取代威利斯洋洋自得了半个世纪的吉普,但毕竟由于吉普在轻型越野性能方面的独特品质,而至今在汽车史上占一席之地。

早在1950年6月13日美国威利斯公司将“JeeP”作为注册商标之前,“吉普”两字中文字已成为中国人对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