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哥哥,别忘了明天来接我 (第1/2页)

陶麒做好了晚饭,两个小男孩挎着书包回来了。一个八九岁,一个六七岁,一进门,看见黄旭,一声欢呼,扔掉书包,扑进他怀里。

黄旭摸着俩孩子的头问:“想爹了没有?”哥俩异口同声说想了。

陶麒放好桌子。清清往桌子上端菜,两小子倒腾碗筷。

栓柱被师父按着,坐在他身边。笑呵呵的看着大伙忙碌着。

桌子是炕桌,大人孩子脱了鞋上炕,围坐在桌子周围。开始吃饭。

四个小菜。

一盘子白菜条,上面缠绕着几根晶莹剔透的粉条,一盘萝卜干。咸鸭蛋切成一瓣一瓣的,摆成了一个花型。一小盘酱黄豆刚盖住盘子底。

郑四儿看见这几盘小菜。觉得新鲜,她娘做饭,从来都是整盆端到桌子上,一人盛一碗,有坐在炕沿边上,有坐在门槛子上的。

只有郑宝喜欢盘腿大坐在炕头上。彰显他一家之主的身份。

其实她们娘几个不喜欢坐桌子前吃饭,有一大半原因,是讨厌郑宝,不愿意和他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看见这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郑四儿觉得自己更孤单了。

陶麒不住的给郑四儿和栓柱往碗里夹菜。

郑四儿看见栓柱吃饭,抿着嘴,细嚼慢咽的。觉得好笑,挺大个小伙子吃个饭跟个娘们似的。

大小儿哥吃饭,那就是往里倒,稀里呼噜的,一会就造饱了。那多痛快。

郑四儿只吃自己碗里的饭菜,盘子里的菜一筷子也没敢夹。在家里习惯了 ,有点差样的,郑宝一个人就忙乎了。别人连味也闻不着。

陶麒看见郑四儿只吃自己碗里的饭菜,更加给她夹的勤了,一边夹菜还一边说:“多吃点,把这就当自己的家好了!”

黄旭接过话茬:“孩子才来,还不习惯,慢慢就好了,得给她一个适应的过程!”

黄清清一顿饭都没言语,不时的给栓柱夹一筷头子菜。眼神老在郑四儿和栓柱之间转来转去。

吃过晚饭 ,栓柱站起身,跟师父,师娘告别,该回家去了。

栓柱他家住在距离西川镇六七里路的下洼子。

趁着天还没黑透,他得赶紧回家了。六七里路,也是要走一阵子的。

郑四儿看见栓柱要走,急了,拖着一条腿,爬到炕边上,一把抓住他的袄袖子,死活不肯撒手。非要跟着栓柱一起走。怎么也不肯自己留在这里。

栓柱没辙了,任由郑四拉着自己的手,眼睛不停的在师父,师娘的脸上转悠。

黄清清上前,一把打掉郑四儿的小手:“看你那不情愿的样,谁愿意让你住这咋的,有能耐你走啊!”

陶麒责备的看了女儿一眼,笑着对郑四儿说:“今天太晚了,路有点远,你今天先在这住一个晚上,明天再说跟不跟栓柱走,好不?”

郑四想了半天,缓缓的松开了拉着栓柱的手。

栓柱长舒了一口气,拍拍郑四儿的肩膀:“好好在这养伤,等你好了,就带你找哥哥!”

陶麒看见郑四松开了手,对栓柱说:“出门一个多月了,你娘早就想你了,赶紧家去吧!”

栓柱走到门口,听见炕上的郑四儿喊了一声:“哥哥!”他回过头,看见小丫头腮边的眼泪,心里一酸。

郑四儿看见栓柱回头,又说了一句:“哥哥,别忘了明天来接我!”

黄清清撇了一下嘴,用鼻孔哼了一声:“还哥哥!”跟在栓柱的身后,送他出了门。

陶麒和黄旭相互看了一眼,有点莫名其妙,今天这丫头,有点反常。怎么看见郑四儿就跟红眼疯似的!

看见拴柱出了门 ,郑四爬到窗户前往外看,她看见栓柱出了门洞左拐,往东边去了。

黄清清站在大门口,看着栓柱头也不回, 大步流星的在屯子东边转个弯 ,不见了身影。

鼻子泛酸,她伸手一摸,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撒满泪水。本来欢天喜地的等着栓柱回来了,没想到来了这么个讨厌的小丫头。

栓柱明知道自己站在门前,却一直没回头,她心里有些失落,都怨那个小丫头,她在心里死劲骂了一句:“黏木簪,贴树皮!”

擦干眼泪 ,回屋了。

陶麒正给郑四儿张罗住处呢!黄家的房子还算宽敞。清清自己有个小小的房间。其余的四口人住在一铺炕上。

郑四儿当然是和清清一起住。

两个人躺在炕上,都睡不着,心里想的是同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