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巧珍成亲了 (第1/2页)

李寡妇四处托人给大儿子拴根保媒。但拴根那个德行,十里八村都出了名了。

谁家有闺女肯嫁给他?

媒人也不愿意给他提亲,本来保媒这件事,是个积德的事, 要是把闺女说给拴根,那就是缺德了。

大儿子成了李寡妇的心病。

至于拴柱,她可不犯愁。提亲的不少,就连黄旭的闺女,拴柱都拒绝了。

弄的他师娘很是不高兴!

这几年,李寡妇算是看明白了,日久生情,看拴柱和四春的眼神 ,她就知道,两孩子已经情根深种了。

李寡妇很庆幸,当初自己儿差点把儿媳妇拱手送人。只担心四春受自己影响,长大找不到好婆家,可自己家两大小伙子。怎么就没往这上面想呢?

李寡妇有时候想想 ,就觉得自己蠢到家了。

拴根的亲事没着落,巧珍倒是有媒人上门了。

说的是临近屯子的,离下洼子也就三里地。媒人也没掖着藏着,小伙子有点毛病,踮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就是小品里说的,一米七,一米八。

但却是个手艺人,是个木匠。

李寡妇当时撂了脸色:“我闺女差啥,不缺胳膊不缺腿的 ,小模样也不丑,凭啥找一个残废啊!”

媒婆也不高兴了,那可是她的娘家亲侄子:“你怎么说话呢!就是一条腿稍微短点,干啥都不耽误,怎么就成了残废了!”

最后,李寡妇撂了狠话。闺女就算出家当姑子去,也不能找个残废。

巧珍赶紧出来打圆场:“娘,你都没见人呢,不好这么说,要不你去见见人?”

媒婆看事情有了缓和,也赶紧笑着说:“你看巧珍多懂事,那就这样,找个日子,你相看相看?”

李寡妇不情愿的答应了。

人走以后,巧珍对她娘说:“你还指着人家给你儿子提亲呢!不能把话说的太绝了。看看再说不行 ,也算给人一个交代。不算太扫人家面子。”

别看巧珍年纪不大,为人处世还算圆滑。

李寡妇找个日子,亲自去相看了一下。没成想,这一看,她还真有点动心了。

小伙子很是干净利索。面相也和善,不像个有脾气的主。腿还真像媒婆说的那样,有点微微的跛,不细看,还真就看不出来。

李寡妇也开始对媒婆朱雪花有了好感,真是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主。

想想巧珍身体不好,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男方家境也不错,主要会手艺。

一艺傍肩,不愁吃穿。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娘俩一商量,巧珍也同意了,自己家的这个名声,好人家还是相当忌讳的。

闺女找婆家 ,要比自己差点,这样不容易受气。

成亲的日子马上定了下来,定在腊月初六。

成亲的头天晚上,巧珍钻进四春的被窝里,两丫头一宿没睡,嘀嘀咕咕的说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放亮,媒婆拎着绑着大葱的离娘肉,包着红布的斧头上门了。

这些东西有讲究。离娘肉是两条肋骨,三天闺女回门要给新姑爷带回去一半,大葱是寓意过日子充裕。

斧和福同音,都是些美好的寓意。

巧珍描了眉,打了鬓,绞了脸,把一条乌黑的大辫子盘上了旮瘩揪。

把大红袄穿上,一头扑进李寡妇的怀里。嘤嘤的哭了。

巧珍这一哭,勾起了李寡妇的伤心事,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上了。

娘俩抱在一起。李寡妇一边哭一边嘱咐:“做了媳妇,就是大人了!公婆多孝顺,妯娌要团结,小姑子,小叔子要担待。小夫妻两个要相敬如宾。”

“眼睛里要有活,要晚睡早起。锻炼身体!”

李寡妇絮絮叨叨,到后来,自己都不知道说些啥了,语无伦次!

闺女成亲,还能扑进自己怀里,听自己絮叨,想起当初她成亲时的凄惨劲。李寡妇忍不住拍手打掌的大哭。

四春走过来,抱着娘俩,也跟着哭起来。

朱雪花一看乐了:“干啥玩意,闺女是去拜堂 ,又不是赴刑场,至于哭成这样吗?”

回手把巧珍拉起来,擦掉脸上的泪水,:“别哭了,掉几个金豆子得了。时候不早了,赶紧上轿吧!”

拴柱过来,把妹妹背起来,放在外面的驴车上,新媳妇的脚不能沾土!

那时候东北讲究送亲,不是娶亲,新姑爷在家等着,媳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