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信中反映情况属实,近四年来,我先后收到的8326封群众来信中,在这些全国各地的乡村医生信中反映,国内艾滋病绝大多数都是血传播,少数是母婴传播,而且在农村是局灶性发病。在当年“血浆经济”搞得越火爆的村庄,艾滋病发生率越高。有些重疫区,发病情况令人难以想像。 在我国中部地区十几个省的艾滋病流行情况都差不多,且多是血源传播,“只是其他省市的人们很聪明,没有人站出来揭发”,其艾滋病疫情并不为外人所知。——河南的艾滋病是我吵出来的。 一个学生的建议 一名学生在信中建议: 我国应参照外国的有关经验,制定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相关法律。在关爱感染者的同时,应给予免费治疗,保证过好“不幸”的日子。即有治疗权,生存权。国家应大力气研制经济实惠的治疗药和预防药(含疫苗等)。中药、西药、中西合药等均应研制。在暂时没有治愈的药时,对病人的痛苦应关心点,让他们服用解痛药等。看来感染者即便结婚也不应该生育,这要定一条法规。 这位学生的建议很好,艾滋病很需要立法,更需要多数人来关爱艾滋病病人,救助艾滋病病人。但好的建议需要正确实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希望有关部门听取这一利国利民的建议,并付诸行动,谢谢。艾滋病的相关论谈 老人关心“防艾” 高老师: 您好! 我在电台里听到您的事迹很受感动,作为一名老师和医务工作者,能像您这样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真是令人敬佩。 从您的业绩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特此向您学习,致敬。 顺信给您寄去3元邮票,请您给我寄一本书来,以便学习艾滋病知识,在校园里开展“防艾”宣传活动,谢谢高大姐。 顺祝:春安 您的75岁的老弟:某某敬上 2003年2月28日 这位老人本该安享晚年,但他却被“艾滋”这一弱势群体所牵动,他要学习艾滋知识,参加“防艾”宣传,把残余的年月奉献给社会。 此书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与好评使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因此,我要再接再厉,继续免费赠书,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艾滋病,关注艾滋病病人,理解艾滋病病人,善待艾滋病病人,让艾滋病病人拥有应有的关心与爱护。 近年来安徽省不少人来信索要防艾书籍与资料,教育感染者、病人,让他们知道有的艾滋病感染者的潜伏期可达十几年而无症状。在这期间感染者除了不能献血外,加强运动和营养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情绪等,仍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对艾滋病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更应该洁身自好,爱护自己,保持乐观情绪,按医嘱用药,尽自己所能控制病情,而非自暴自弃,更不能将自己的痛苦转嫁到他人�身上。� 对“防艾”工作不应冷漠 有名高二的学生来信写道: 关于艾滋病,我身边的同学了解的太少了。因此,他们总是谈“艾”色变,他们也总是认为艾滋病离我们还很远,所以并不关注艾滋病。&nbsp&nbsp'返回目录'&nbsp&nbsp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5宣传“防艾”人人有责(2)

我在班里、年级里人缘还是不错的,我发动同学们捐款,自己制作了宣传海报,但是几天了,都无人问津(没人看),他们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会有艾滋病)。但还是有人捐款,在这些人中,大多数是住校生,因此捐款是很少的,但积少成多,我相信当越来越多像我们这样的小力量汇集,那么,最终的力量将是巨大的。 由于宣传的不力和误导,许多人误认为艾滋病是“性乱”引起的,是注射吸毒引起的;本人清白,不会得艾滋病,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我国艾滋病传播主要来源于“血祸”,事件发生之后又出现了捂盖子、不让民众知道艾滋病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冷漠、歧视、敌视已是一种负面现象。从上信所述,在学生中对艾滋病持冷漠态度,其责任怪谁?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好“防艾”宣传工作。 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最佳疫苗。&nbsp&nbsp'返回目录'&nbsp&nbsp

6大家都来关心艾滋孤儿(1)

自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一些地区的村民,因有偿献血染上艾滋病后,现在已到了艾滋病的发病期。发病象征着死亡,而这些死者大多是青壮年,有很多家庭,夫妇二人都卖过血,都得了病,他们临死时,念叨着:“我的孩子怎么办……” 在他们的身后,就有老人和孩子。我不能准确地说出艾滋孤儿的数量,但每对夫妇死后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