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补充道:“那些绝户了的,让近卫营动手,给他们修坟,那些祖坟被挖开的,我们给掩上、重新立碑。”

以流民为主力的闯营攻城能力非常差,每次官兵据城死守时都会给闯营造成重大伤亡,按照惯例,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拆毁新郑的城墙。此外闯营的政策还包括把库房的银子尽数搬走,储存的粮食分一半给百姓,另外一半则充足军粮。

但是许平这次有不同的打算,他没有下令拆城也没有下令搬粮。黑保一对此颇有疑虑,担心闯营军队一走新郑就会又重回到明廷治下。许平对此不以为然:“我上万军队就在不远,他们哪里有这个胆子?”

“可是等到朝廷大军一来……”

“黑兄弟,我此番入开封府界,就是要守土不失,若是朝廷大军前来我们也要与其交战。”许平不打算拆城墙也是为了安定人心。以往拆除城墙后,商队畏惧盗贼就不敢在城内停留,城内的商贩也会离开县城前往更安全的地方。李自成给的命令是不许向农民征粮,可不是不许征税。眼下河南大乱,商队很多都给土匪保护费以求平安。许平把几个打开城门的头目找来,没让他们加入闯军,而是留在县城内保护城墙,如果有商队想停留在墙内就收集一些银钱。

许平下命令的时候,迟树得没有和他争论,不过等几个头目离开后,他们又开始表达不满,总之就是让外人控制县城,闯营未必能得到多少好处。但如果他们做坏事的话,又会让闯营蒙羞。最后一条就是,闯营一向是要发粮给周围饥民的。

“你们说的我都想过了,所以我要留人做新郑县令。”

许平让那个跌断腿的伤兵留下当新郑县令,负责监督新郑的兵丁不劫掠商人,也保证收到的税至少部分能落入闯营的口袋。至于分粮,许平决定设粥厂,若是有饥民来,可以分到一些粥,但是不许他们自行把米领走,洛阳那种发放粮食的方式在许平看来太过浪费:“留下城墙,是为了保护新郑百姓不受盗贼袭扰,否则万一发生这种事,他们会记得是我们拆毁了城墙;设立粥厂,可以让更多的饥民吃上饭,那次洛阳开仓,大批的粮食被白白丢在路上,实在太可惜了,而且一旦领到米就放开肚皮大吃,毫无计划。在新郑开粥厂,饥民来这里不会饿死,新郑大量田地抛荒,他们可以帮助当地百姓屯田,这样明年就不再是我军的负担;或是帮助这里的县丁吓跑小股的盗贼,若能如此也不错。”

迟树得对此唯唯应是,黑保一则担心不留下一队士兵会压不住本地的地头蛇,万一新郑决定投降明廷,还会拿许平留下的人当脱罪的礼物。

对此许平也已有成算:“我们已经把新郑城内的士人一扫而空,我们的大军又在近旁,他们会畏惧我们的,除非朝廷又有大军前来。如果真的朝廷派来大军,我们更要把所有士兵都集中在一起和他们交战,留一队兵在这里毫无意义,只会让本地人更加不安,毕竟我们贼名在外。现在要是有纠纷闹起来那也是他们自己人的事,不会怨恨我们闯营,只要我们严守大王的命令,对扰民的士兵严惩不贷,那百姓迟早会归心。”

攻破新郑后,许平相信开封府各县城必然加倍警惕,再想这么轻易诈到城市就不会很容易了,他一面让长途跋涉的部队在新郑稍加修整,一面大力收集附近诸县的情报。

许平下令将新郑县丁和民团召集到县衙前,当着县城里的百姓对他们讲话:

“我是闯营大将军许平,之前在黄候新军的长青营任职。”许平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一大片人,说道:“新郑城内数千丁壮,被我带着十个人就拿下了城门,十个人啊!”许平摇摇头:“若我们不是闯贼,而是朝廷派来剿匪的官兵,你们新郑会有什么下场,城内父老有几人能够存活?诸位兄弟啊,你们身上肩负着新郑父老的性命安危,这种事以后可万万不能再发生了。”

看着有些显得垂头丧气的新郑民团,许平提高声音说道:“要想保卫新郑父老,首先要勤加训练,我会留下人好好操练你们,而你们也务必要牢记:这里是新郑,是你们的家乡,不是什么开封、京师,你们一个倦怠,新郑就会化为灰烬,你们就会家破人亡!”

说完之后,许平让那个还在养伤的瘸腿县令上来和全县的民兵见面,散会后,许平再次向自己任命的新郑县令交代道:“平日,在军营和士兵吃住在一起,不许住在县衙里、不许夺取民女或是民财,若是让我知晓——你干脆还是投官兵去吧……训练的时候不必藏私,把我教给你的源源本本地交给他们,大部分人不是傻子,你是不是以诚待人、是不是对他们有戒心、是不是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