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手下仍然有几个营,若大王带着老营直扑京师的话,未必有利。”

“不就是打不过么?什么叫未必有利。”李自成接话道。

“第二个变化就是许兄弟的几个营,此战他便是得胜估计也会有所损失,但加以整顿会很快恢复元气,还是让许兄弟去攻打京师吧。”牛金星认为杨致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而许平的损失也不会很大,十天半个月就能恢复得可以和剩余的新军较量一番:“而大王则帅老营直指山东。”

“山东?”

“是的。”牛金星点点头,正色说道:“左良玉若是逃跑,我们便不追击了,许兄弟打完杨致远后,就让他回去继续围攻开封,许兄弟不是和城内的人都联系得差不多了么?这个攻破开封的风头就让给他好了,大王则帅军立刻攻入山东,第一个目标就是中都凤阳。”

上次张献忠攻破凤阳时,把皇陵给挖了,牛金星生怕李自成也会干这么一手,便提前预防道:“大王,等我们攻破凤阳的时候,一定不能学张献忠那般胡来,大王要洒扫祭奠,写篇祭文。向天下人表白您的赤子之心,其实也没错嘛,三百年来大王的祖先一直是明朝的赤子,大王起兵之前也是,而大王要告诉天下人的就是,大王是念着旧恩,本想全臣节的。但是当今天子实在是朱家的不肖子孙,大王不得已起仁义之兵、吊民伐罪,但心里仍有不安,故而在明朝的皇陵前陈情。”

李自成听着直皱眉头:“如此别人会说我惺惺作态吧?”

“这不叫惺惺作态,这叫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牛金星认为只要攻破京师,那么明廷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就算崇祯逃走他也会威信扫地,而地方上有野心的就会诸侯自立,而没有野心的可能就会向新主投降:“在大明皇陵前陈情后,若是大王再攻破京师,那些想投奔大王的士人、甚至还有封疆大吏就可以有一个借口:闯王是替天行道,就是崇祯的祖先都在冥冥中支持他。大王,以中国之大,走都要走一年,何况一统?大王必须要给那些想投奔您的一个借口。”

李自成点点头,基本已经被牛金星说服了。

“攻陷凤阳后,大王应该伺机而动。此时许兄弟想必已经攻下开封,明廷失去开封后,一定会把所有的残余兵力都集中在直隶内保卫京师、就是黄候和他的新军也肯定在其中。到时候我们可以再看一看,若是京师可以一鼓而下,那我们就一鼓而下,此时山东在我们手中,明廷南北隔绝,朝廷威信扫地,江南可以传檄而定。到时候哪怕崇祯老儿窜入山陕,也不过成就大王手下一偏将之功罢了。”因为开封许平对京师的威胁,牛金星认为明廷的剩余兵力都会变成失去机动力的死兵,明廷会把一切力量用来防堵河南闯军攻入直隶,若是有余力,也应该首先尝试收复开封以解除闯营对直隶的威胁,这样的战斗当然对许平很有利,也是他很熟悉的作战模式。不过这并不是牛金星最关切的,他最关切的是如此一来,李自成的本部就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可以从容地投入到任何战场:“若是京师不好打,大王就让许兄弟牵制住新军,而大王则沿着运河攻打扬州、攻入南直隶消灭江北军,然后渡江夺取南京、浙江、福建,而高兄弟也可以从滇中出师,直捣两广。此时明廷南北政令不通,我估计南军是不会有什么斗志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牛金星不希望许平再出风头了,现在许平的威望已经是闯营中当之无愧地第二人——这是牛金星觉得最乐观的估计。而且许平有效控制的地盘比李自成的还大,如果加上许平的同盟者,李自成和许平的实力很难说谁大谁小。幸好许平在闯营中的根基还是不稳,他的手下中也有很多李自成的铁杆,但尽管如此牛金星已经感到威胁巨大。

所以牛金星希望许平能够满足于独得攻占开封的荣誉,然后……然后老老实实地呆在开封哪里也不要去。如果新军不足为虑,那李自成将负责攻占北京,甚至可以用这个为借口把许平的兵权削去一些——牛金星觉得用进攻北京做借口把那些李自成的旧部从许平手下调走他是没有什么话可说的;如果新军仍然是一个麻烦,那就用许平牵制住新军,而李自成则攻取山东、平定江南,把许平和他的同盟的地盘限制在开封周边。

“大王什么都不想,大王不愿意脏了自己的手,”牛金星在心里暗暗抱怨,不过马上他就释然了:“所以自古都需要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来替君王着想,替君王承担恶名,这就是我的用处和我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

“岳兄弟你到底去许州干什么了?”高成仓最近嗓门总是特别的大,而且不喜欢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