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1/4页)

明吕元善撰。盖因史鹗、胡继先二家旧本为之订补。未脱稿而元善殉寇难。

其子兆祥、孙逢时,乃续成之。所载孟庙事迹。每卷之中又各分三子卷,凡二十一类。每类前为四言赞一首,纪载颇详。而体例标目,俱未能雅驯。

△《宗圣志》·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吕兆祥撰。案曾子祠墓皆在今山东嘉祥县。嘉靖中,诏录其后为五经博士世袭。求得其裔孙贤粹,居江西之永丰。令还嘉祥,世守祠庙。而历代崇祀本末,记载未备。兆祥始修订成书。卷一为《像图志》,卷二为《世家志》,卷三、卷四为《追崇志》,卷五、卷六为《恩典志》,卷七、卷八为《事迹志》,卷九至卷十二为《艺文志》。书成於崇祯中,而《世家志》述其谱系,乃载及国朝康熙中事,《恩典志》内亦载及顺治初年,不知何人所增,盖非尽兆祥之旧矣。

△《陋巷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吕兆祥撰。颜子陋巷,相传在曲阜孔庙东北六百步,旧无记载。正德中,提学副使陈镐始为作志。万历中,御史杨光训又续编辑之。而兆祥是编盖因二家之本,重为订定。所载皆历代崇祀典礼,而冠以《退省》、《从行》诸图。

△《东野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海盐吕兆祥撰,裔孙东野武订。考兆祥与武皆明末人。而是编二卷之末附录顺治、康熙中奏议,详载圣祖仁皇帝恩授东野沛然为五经博士。盖即沛然因兆祥旧志稍为续补也。前有吕化舜、方应祥《原序》。而《粘本盛跋》则作於康熙壬寅,《陈良谟序》则作於康熙丙寅,亦续刻所加也。考《元和姓纂》载,伯禽少子别为东野氏,则东野氏系出周公,更无疑义。世承厥职,原非滥膺。惟是所叙世谱,称第三代生二子,长晖次晞;六代生二子,长缙次绅。其人皆在春秋以前,则兄弟联名已在应��⒂﹁持�啊S侄���白冢�短镏惺ご��粢园蚕攘椋�虼蠓蛑�砜刹唤�都摇J��蓝�盎瘢�只竦拢�虐自疲�虮鸷乓鸭�墩焦�6��淮��爸剩�獬�鹇常�鹤有�祝�莒抖�狻J潜鹱宀槐仂短�罚��焦��┥醒游忪瘛8瞧纂褐�В�爬醇床灰凰怠K韭砬ㄐ鹞宓凼老担���朐丶疇龟酢6�拙右鬃孕鹗老担�嘤搿蹲蟠�废辔ァ<窃匾焱��滩蛔愎忠病�

△《孔子年谱纲目》·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夏洪基撰。洪基字元开,高邮人。其书成於崇祯中。於先圣事迹,分年编辑。各提其要为纲,而详载其事为目。於诸书异同,稍有订正,而亦未一一精核也。

△《孔门弟子传略》·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夏洪基撰。其书合《家语》、《史记》所载孔门弟子,得八十人。卷首《凡例》称,《家语·弟子解》止记姓名邑里,而言行散见别卷。《史记》杂撮经书,语无伦次。《四书人物考》及《备考》收录群书,庞乱无纪。是编各传首叙圣贤教学,次及行事,终以评语。於经史典确者大书,列为正传。事琐文异者小书附焉。妄诞者杂录备览。其搜择颇勤。然《论语》、《礼记》之文,人人习读,亦一字一句备录不遗,未免冗赘。卷末附录者九人,为仲孙何忌、仲孙说、左丘明、伯鱼、子思、孟子、颜涿聚、公罔之裘、序点,其辨仲孙说与南宫适为二人,颜涿聚与颜雠由为二人,《论语》左丘明与传《春秋》者为一人,皆为典核。至公伯寮之列於弟子,虽据《史记》,然明代已罢其祀,洪基仍滥载入,则不免失考也。

△《圣门志考略》·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惟书中自称其名曰淐。“桧树”一条后称崇祯三年庚午春,随其大父登岱,诣孔林。“祀典”一条后称康熙八年以廷对留京,则国朝人也。

而考康熙庚戌进士题名碑,是科无名淐者,殆贡生也。其书杂抄阙里诸志为之,殊不足以资考证。

△《阙里广志》·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宋际、李庆长同撰。际字峨修,庆长字简臣,俱松江人。《阙里志》自前明陈镐后,屡有修辑,皆芜杂不足观。康熙十二年,际为孔庙司乐,庆长为典籍,相与搜求典故,因旧志而增损之。分《图像》、《世家》、《礼乐》、《林庙》、《山川》、《古迹》、《恩典》、《弟子》、《职官》、《圣裔》、《贤裔》、《艺文》十二门。所载於故实较详,然亦不能有所考订也。

△《三迁志》·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孟衍泰、王特选、仲蕴锦同撰。书成於康熙壬寅。以吕元善旧志岁久漶漫,而国朝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