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部分 (第1/4页)

蔷懦伤�来矗�湮淖种�ぃ�挡辉诖耍�嗖蛔阄�懦沙埔病T�靖娇獭缎拇�贰ⅰ度招隆范�迹�窘愿髯晕�椤=褚砸汛婺快蹲硬浚�什⒋由鞠鳎�桓�闯鲅伞�

△《湖山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芾撰。芾字明可,自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人。绍兴二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历知数郡。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事迹具《宋史》本传。芾为秘书正字时,以不附秦桧劾罢。后金师临江,芾建言有进无退,请高宗驻跸建康,以系中原之望。其领郡亦多惠政。盖非徒以文艺擅长者。然其诗才甚富,往往澜翻泉涌,出奇无穷。虽间或失之流易,要异乎粗率颓唐。如《輓元帅宗泽》诸篇,尤排奡纵横,自成一格。据集中自述,芾生甲申岁,当崇宁三年。建炎初尚未及三十,而笔力已挺健如此。其后退闲者十有馀年,年几八十,乃渐趋平淡。和陶诸诗,当作於其时,亦殊见闲適清旷之致。集中有《寄朱元晦》一诗曰:“夫子於此道,妙处固已臻。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是其末年亦颇欲附讬於讲学。然其诗吐属高雅,究非有韵语录之比也。周必大集有芾《湖山集序》,称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而《宋史·艺文志》则称《湖山集》四十三卷,又别集一卷、《和陶诗》三卷、附录三卷、《当涂小集》八卷。本传又称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所载卷目,殊牴牾不合。原本亡佚,无从核定。今据《永乐大典》散见各韵者,采辑编订,釐为十卷。以《和陶诗》并入,而仍取必大原序冠之。史称芾为文豪健俊整,是其杂著亦必可观。

惜《永乐大典》中已经阙佚,仅得表一首、序一首。附之末卷,以略存其概云。

△《文定集》·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汪应辰撰。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初名洋。绍兴五年登进士第一。高宗为改此名。初授镇东军佥判。后官至敷文阁学士、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应辰少从喻樗、张九成、吕本中、胡安国诸人游。又与吕祖谦、张栻相善。於朱子为从表叔。朱子尝往来商榷,故《孝经刊误》援应辰之言以为据。应辰授敷文阁待制,亦举朱子以自代,契分特深。其学问具有渊源。又官秘书省正字时,以上书忤秦桧,困顿州郡者凡十七年。史称其直言无隐,於吴芾、王十朋、陈良翰诸人中最为骨鲠。其立身亦具有本末。《宋史·艺文志》载其集五十卷。明初已罕流传。弘治中,程敏政於内阁得其本。以卷帙繁重,不能尽录。乃摘抄其要,编为廷试策一卷、奏议二卷、内制一卷、杂文八卷。嘉靖间,其乡人夏浚刻之,又附以遗事、志传等文凡二卷。今世所行,皆从程本传录、不见完帙者已二三百年。

今考《永乐大典》所载,为程本不载者几十之四五。盖姚广孝等所据之本,即敏政所见之内阁本。而敏政取便抄录,所见太狭,故钜制鸿篇,多所挂漏。谨以浙江所购程本与《永乐大典》互相比较,除其重复,增所未备,勒为二十四卷。较五十卷之旧,业已得其大半。计其精华,亦约略具於是矣。

△《缙云文集》·四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冯时行撰。时行字当可,壁山人。绍兴乙卯、丙辰间为丹棱令。罢归后出守蓬黎州。终於提点成都刑狱公事。尝居县北缙云山授徒,因以为号。《宋志》载其文集本五十五卷。岁久散佚。明嘉靖中,重庆推官李玺始访得旧抄残本,编为四卷授梓。此本即从玺所刻传写者也。时行《宋史》无传。《四川通志》称其与曾开、朱松等共斥和议,忤秦桧坐贬。今读其诗文,忠义之气隐然可见,志所载当不诬。惟志以为嘉熙间状元及第,考集中明云宣和初应进士举,又有《建炎庚戌中秋与同官相期月下》诗及《绍兴六年十月六日》诗,断不得为嘉熙间人。

宋状元录亦无其名,志殆流传之误也。

△《嵩山居士集》·五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晁公溯撰。公溯字子西,钜野人。公武之弟。《宋史》无传,其仕履无考。

今案集中《上周通判书》题左迪功郎、知梁山军梁山县尉。又程氏《经史阁记》称尝为涪州军事判官。又《与费行之小简》称绍兴三十年内任施州通判。又《眉州到任谢表》及《谢执政启》。则尝知眉州。又《答史梁山启》称“猥从支郡,遽按祥刑。”而集首师璿序亦称其为部使者。则又尝擢官提刑,而不详其地。又《眉州州学藏书记》题乾道年月,而《丙戌元夕》诗有“刺史敢云乐”句。丙戌为乾道二年,是时正在眉州。此集刻於乾道四年,盖皆眉州以前所作。师璿序又称公溯《抱经堂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