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部分 (第1/4页)

国朝郑尔垣编。尔垣既续郑昺之书为七卷,又编次遗文得十五种。曰元郑大和《贞和集》,曰元郑钦《青梿居士》文,曰元郑涛《药房集》,曰元郑泳《半轩集》,曰明郑渊遂《初斋集》,曰明郑榦《恕斋集》,曰明郑楷《凤鸣集》,曰明郑棠《道山集》,曰明郑柏进《德斋稿》。凡仅存三首者,亦列於中。其全佚者八十种,则附存其目。大和一名又融,字顺卿,官至建康龙湾务提领大使。

钦字子敬。涛字仲舒,官至大常博士。泳字仲潜,官温州路经历。渊字仲涵,榦字叔恭,官至监察御史。楷字叔度,官至蜀府长史。棠字叔美,官至翰林检讨。

柏字叔端。

△《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陈訏编。訏有《句股引蒙》,已著录。十五家者,梅尧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万里、王十朋、朱子、高翥、方岳、文天祥也。每集各系小传及前人诗话,而以己所评论附焉。

△《笃叙堂诗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侯官许氏之家集也。凡作者七人,集八种。前明一人,曰《春及堂遗稿》,许豸撰。国朝六人,曰《米友堂集》,许友撰;曰《紫藤花庵诗钞》,许遇撰;曰《少少集》,许鼎撰;曰《雪邨集》、《玉琴书屋诗集》,许均撰;曰《客游草》,许荩臣撰;曰《影香窗存稿》,许良臣撰。豸字玉史,崇祯辛未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友字有介,号瓯香,豸子也。喜书画,慕米芾之为人,构米友堂祀之。新城王士祯尝称其诗。遇字不弃,号月溪,友子也。康熙间官陈留、长洲二县知县。鼎号梅崖,均号雪邨,皆遇子。荩臣号秋泉,良臣号石泉,皆鼎子。其家有笃叙堂,为华亭董其昌所题额,因以名集。

△《续姚江逸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倪继宗编。继宗字复野,馀姚人。初,黄宗羲作《姚江逸诗》,所录自齐迄明。此集续选国朝之诗,即以宗羲为首。所录凡七十五人,每人各为小传。

采辑事实,颇为详备。然亦时有附会。如第二卷“谭宗”条下曰:“一日於维扬酒楼唱西楼错梦,按板谐声,备极婉转。俄有人起自邻座曰:‘子歌诚善,但中有某字犹未尽调耳。’宗初犹负气不相下。继询其人,即谱曲之于叔夜也。遂相与登西楼,访穆素徽,尽兴而别。顾其时穆已红颜化为白发”云云。案《西楼记》为袁于令所作,王士祯诗所谓“红颜顾曲袁荆州”者是也。于叔夜乃其寓名,何得云即于叔夜。况西楼今在吴江县,距扬州尚远,何得即相与同登?恐流传失实,似此不检者多矣。

△《韬光菴纪游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释山止编。初,唐沙门韬光,卓锡西湖之巢隖。白居易守杭日,相与倡和。后人因以韬光名其菴。菴踞山之胜,历代游人,颇多题咏。山止康熙中住持是菴,因裒集付梓。自唐迄本朝得古今体诗五百馀首。然其中多同时投赠山止之作。声气攀援,不尽为胜地作也。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释净溥编。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是书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有明大学士吕原记云:“寺创自梁天监二年,至周显德年间,坦法师开山为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兴善院。”然卷首载卢纶《题兴善寺后池诗》,则寺之著名在唐代,岂原未之考耶?全书篇幅寥寥,可资考证者殊少。旧本题明释净溥撰。今考国朝彭孙遹诸人诗,皆载于后。则净溥为康熙中人,旧题误矣。

△《倪城风雅》·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劳巁编。巁有《半菴诗稿》,已著录。是编所录皆阳信一县之诗。

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得刘世伟等十人。下卷自国朝雍正以前得张崖等二十三人。

上卷少而可观,下卷不免冗滥矣。则同时假借之故也。

△《三诗合编》·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光岳编。光岳字硕庐,上高人。雍正甲辰进士,官金华县知县。是编合刻其乡吴学诗、黄鎡、李坚三人之诗。学诗字伯兴,号虚宇,嘉靖乙丑进士,官山西按察使副使。鎡字文叔,隆庆庚午举人,官西和县知县。即光岳之从高祖。

坚号双江。学诗诗,共一百四十馀首。鎡所著集九种,俱残阙。光岳录其全者得一百六十九首,坚诗一百四十七首。三人同时相倡和,其诗格亦颇相似。

△《渠风集略》·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