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这座庙不知道是谁建的,不知道建在什么时候,甚至当地人也早忘了有这么一座庙的存在。

神像残败不堪,边上是几块已经断裂,记载着冉闵这个大英雄事迹的石碑。

杨天云掸去了上面的灰尘,模糊地能够辨认出几个字:

“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杀胡令!

“帝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朱龙,每战冲锋在前,勇猛无敌。。。。。。”程德远轻声念着另外一块石碑上的字,神色之间也是无限向往:

“。。。。。。首战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名动天下。。。。。。”

“十战十捷,名动天下,冉闵故里作战,虽死何憾!”杨天云缓缓跪倒在了地上,朝那尊冉闵神像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冉魏皇帝在上,佑我得胜,重塑中华风采!杨天云若能不死,必然整修神庙,重塑金身!”

“冉魏皇帝保佑!”程德远也跟着跪了下来,大声说道。

当杨天云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不害怕了。这里是冉魏皇帝故里,杨天云坚信皇帝在天之灵一定能够保佑全军!

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

试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杀胡令顺应民意。

冉闵皇帝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汉族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而在内黄,在冉魏皇帝之后,又有一个英雄振臂一呼,号召中**民奋起抗击异族侵略,这个人的名字,也必定会和冉魏皇帝一样名传青史:

萧天!

第一百零二章 4月18日

1908年4月18日,11时。

“进攻开始!”

随着原田淆一一声令下,安阳之战爆发!

这一天,继八国联军之后,中国士兵再一次面对外**队!

日军火炮开始漫无目的的轰击内黄十一标阵地,日本人的确没有把对面的军队当做对手看待。

在外**队面前,支那军人不堪一击,哪怕是所谓的支那最精锐部队北洋也是一般如此。

原田淆一放下了望远镜,居然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

“标统,日军炮击我内黄阵地!”

“命令内黄,还击!”

没有一分一毫的迟疑,萧天大声说道:“通电,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本国近卫步兵第二旅第四联队炮击安阳内黄,北洋第三镇第六协第十一标被迫还击!此电,安阳知府,北洋第三镇第六协第十一标标统,萧天!”

开始了,这一天终于开始了!

自己曾经无数次的在梦中加入到血与火的战场,无数次的梦到和日军决胜于疆场,而现在,这一天真正到来!

萧天忽然发现自己并不激动,心情甚至平静的波澜不动。

其实也没有什么希奇的,也许这就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唯一的使命?也许等到这一战结束,自己就会失去生命?

不会有什么遗憾,起码,自己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

“炮火,还击!”

十一标克虏伯75毫米野炮、克虏伯14倍75毫米管退山炮开始凶猛还击!

北洋各镇,火炮数量丝毫也不逊色于日军,每镇俱是满编五十四门火炮,这在当时,乃至其后几十年内中国任何一支军队都望尘莫及的。

第三镇奉命调赴关外,在袁世凯和段祺瑞的命令之下,绝大部分火炮都留在了安阳。而此时,面对日军炮火,北洋炮兵开始逞威!

日军炮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自己的炮火轰击之下,中**队非但没有任何退缩,反而还以凶猛炮火进行压制!

以大炮对大炮,以刺刀对刺刀!

日军炮兵明显准备不足,在北洋大炮的猛烈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