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部分 (第1/4页)

“好吧,去吧,小伙子。祝你好运。”士兵,士兵,他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跟他共同生活过的士兵,他要为之负责的士兵。

后备3排出发了,过半个小时才到达杂草丛生的山梁下的出击点。钱方执行命令不折不扣,行进速度的确很慢。安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都过九点了。。。。。。。。。。。

这时,一枚迫击炮弹落在第三个山谷后坡二排当中,爆炸声打断了安江的话。爆炸过后,一个士兵顺坡从前线滚下来,两脚乱踹,两手捂着后腰。等他喘过气来又接着喊。其他人都紧贴泥土趴着,好像这样心里才踏实,都等着阻拦炮火落下来。不过再没有新的炮弹落地。过了片刻,他们才抬头朝连踢带喊的那个士兵望去。

安江并没等鲁飙回来,在给鲁飙布置任务时,脑海里就逐渐形成行动计划。

3排是否占领左边的山梁区别不大。他们可以提供更多火力掩护,这会有所帮助,但不起关键性作用,因为1排的人要以班为单位冒着的机枪扫射到右侧山梁脚下更密的草丛中。那右侧山梁是个绊脚石,肯定要带来麻烦。

那里已经有个班,2排还有两个班想从两翼对山正面发起进攻,中间部分坚守阵地,两端冲上去隔离山梁上的主要据点,不管据点在哪里。

2排剩下的人可以在第三个山谷提供火力掩护,安江想起一排其他的官兵——应该是剩下的官兵,他纠正自己——可以在弹坑沿侧翼提供火力掩护。他根据这个设想又把鲁飙派到第三个山谷。刚才那边是混战场面,目前暂时比较安静,1排的人个个汗流浃背,依然紧紧趴在弹坑里,生怕暴露自己。

一名伤兵被送了下来。

他们把伤兵腹部朝下放在担架上。卫生员已用纱布裹住伤口,但仍能看到后腰有个弹片划出的一长溜伤口。他脑袋耷拉在担架边上,眼睛半睁着,好像是在询问。他似乎在问他们,或在问别人: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偏偏被选中遭受这种命运?

安江已经跟营长汇报过英军从左侧山梁撤退,并告知3连3排已占领山梁。不料营长电话里冲他大嚷,说他兵力部署太靠右。

“太靠右是什么意思?我告诉过你,英军已撤离左侧山梁。3排已占领该地区。怎么可能太靠右呢?从右翼发起进攻是经你同意的。请回答。”

“不。我已决定往你左翼派后备连,下令他们进攻。下令进攻,安江,你听到了吗?下令进攻。你就呆在原地。我会叫二连连长把后备排派给你。请回答。”

“是,我明白了”

安江恼火地挂下了电话,这时候天空中出现了自己的“雨鹰”式,呼啸着朝英军阵地扑去,然后炸弹和子弹一起落了下去。。。。。。。。。。。

“**,不等了,进攻”似乎“雨鹰”式一下给安江带来了勇气,公然违背了营长的命令:“英军正在撤退,不等了,3个排都给我拉上去,拉上去”

“可是营长那里。。。。。。。。。。。。。”

“有责任我来承担”安江大声咆哮了起来:“你们只管进攻,只管进攻眼看着就要胜利了,我绝不能让我们的敌人跑掉”

“是”部下兴奋的应了一声。

“迫击炮,把迫击炮给拉上来”安江的声音更加大了起来,几乎是在那里嘶吼:

“炸,给我把对面英国人的阵地都炸平了”

''

第六百九十五章 英国人的投降!!

1939年12月26日,在“执行日”计划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印度局势提出了新的调解方案。

在这份新的调解方案中,美国政府建议中英两国立即停止发生在印度的战争,英国政府放弃印度。而中国政府则保证在印之英人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在战争结束后六个月内释放全部英国战俘,允许英国侨民携带自己财产撤离印度。

中国政府很快做出积极回应,中国方面同样也不愿意战争继续进行下去,愿意立即停止战争,在英国势力退出印度的前提下,保证印度之英人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在战争结束后六个月内释放全部英国战俘。只是对美国政府提出的最后一条做出了修改:

允许英国侨民携带不超过三千英镑的财产离开印度

美国人提出的这份解决方案,其实是对英国人大为有利的。英**队在印度败局已定,目前控制在英国人手里的城市已经仅有寥寥几个,中**队实际上控制住了印度绝大部分领土,在印度之势力,已经无可动摇。

而美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