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伐木队里,每个人也都觉得他人比自己过得好∶要么就是人口多,要么就是田地离家近,要么就是村里有几户穷亲戚能帮得上手……

他们越想越痛苦,还没有想妥当——自然,坐在这里一直想下去也想不妥当的,方家的人又来了。他们走到跟前,帮财宣布说∶“明天房子就要起梁了,各家都要派壮劳力来队里。这两天也放任自流够了,壮劳力都让你们留在家里割稻了,明天起可不许了……还有其他要力气的活。明天点名时,我要验身。”

第二天,各家又只得把留在地里的壮劳力调了来,帮助起房梁。

房子起得很快。虽然还没来得及砌山墙,那天等*队伍过去后,村里的烧了房人家的老小就来参观。参观完后,上了年纪的妇人直摇头。这一排房子有十个门洞,可以住十户人家。每个门洞进去,只有可以住人的两间房,前堂最多能摆一张饭桌,没有粮仓,没有厨房,更没有可以饲养家畜的后院、菜园。住这样的房实是太不方便了。夜晚伐木队的男人回到家里——菜园里,妇人对当家的说:“方家盖的叫什么房?这明显是不把我们当人啊。那只是个临时的栖身之所,将来还得想办法自己盖房。”

“我看也是。起梁的时侯就看出来了。”男人说。

这三排平房共能住三十户人家,但据傅师傅说,方家像是还要建几排这样的房。那么,再建房给谁住呢?

泥瓦匠灶头看见方家请他来是给这样的房子砌墙,觉得是大才小用,这房子实在不配砌砖墙。打好墙基后,他向方家人提建议,要想墙砌得快,倒不如夯土墙算了。夯士墙村里的男人大都能会,因为过去各家各户的猪牛厩都是夯的土墙。方家人高兴地接受了,因为这样至少可以省下材料。于是伐木队的人就被叫来夯土墙。他们在没人的时候把灶头叫来,低着声用话啐他∶“你怎么给方家出这样的主意?砌砖墙又不用你家的砖瓦,你替方家省什么料?你是不是有房住就不管别的人死活了?这房子要是夯上土墙真个和猪厩有何两样!”灶头说:“你以为它是什么?就是砌上砖墙它也是个猪厩!”大家反倒一时无话可说了。不知怎么,这话传到了方家人的耳朵里,帮财早上集合大家教训说∶“你们中有人说这房子是猪厩。谁说是猪厩!天底下有这样的猪厩么?这叫‘富贵小区’!”从此,这几排房子就有了个名字∶富贵小区。

小区建好后,方家让各家搬家进来住。这正是农活最忙的时候,早稻刚收上来,接着就要翻地栽插晚稻。其实这个时候搬不搬家倒无所谓的,因为天气热,晚上睡在菜园里反倒凉快,只是蚊蝇太多了。被烧了房子的二十八家人家除去了细无娘与灶德两家,都在六月底那日要搬进去。别看烧房子那天许多东西来不及抢救出来,抢救出来的散落在菜园里也看不出有多少物件,可搬进小区就觉得有许多的东西没地方放了。前堂摆了那张八仙桌后,那些椅子、凳子就没地方摆了;厨房用的锅碗瓢盆,笊篱,筅帚,甑,水桶,锅盖,竹水筒,那口大水缸,厨柜,油盐酱醋,烧火坐的短凳,火叉,火掀,吹火筒,铁筷子,菜篮,焯箕,竹筛,蒸桶,火盆,扫帚,捅烟囱用的漆棍,镰刀,劈柴斧头等,都不知道摆放那里;干农活的农具,可不光是几把锄头斧子,如,扁担,柴担,竹箩筐,给稻子脱粒的禾桶(冬天又用来当杀猪桶),犁,耙,耜,牛轭,风车,水车,晒谷的谷席,屋顶晒辣椒的竹盘,畚箕,粪桶,粪勺,猪食盆、桶,鸡笼,喂鸡的狗气杀等等,这些东西过去都摆在猪厩里的,在新居根本就没有地方摆,只好放在菜园里不拿来。算来算去能搬过来的只有几张板床,一个衣箱,几个晚上用的马桶,一个浴盆。最为要命的是新居没有粮仓,新收割的稻谷无处贮藏,这可关系到下半年一家老小的口粮。有几家打算挤出一间房来放粮食,晚上只要不下雨,就打发几个小子照样睡在老屋菜园里去。乔迁当晚,帮财代表方家老爷来看望大家,并在河岸边放了几挂鞭,算是祝贺大家乔迁之喜。他带人到各家去巡视了一番,回头对大家说,这房子可不是粮仓,是让你们住人的,搬过来以后人就不能再住在外面了。“现在你们也不用开火——都在粥场吃,粮食要是没有地方放,可以放到方家代为保管。从今以后,我们是要巡夜的。”他说。他走了以后,人们看见他留了二个岗哨在那条通向村里的小路上。人们无法回到菜园去睡觉,都挤在新房里,床底屋角到处都堆满了一袋袋新收的粮食——他们可不敢听帮财说将粮食让方家代为保管,而那些牲畜和农具只得照样放在菜园里。从此,家家睡觉时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菜园里的东西被人逾篱笆墙偷了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