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自己养大的孩子,自己还能不知道啥性子?不过是旁人看不明白罢了,她又不在乎。

“妈,我不要你们的钱。咋说打工咋地了,我是靠着自己得劳动。谁爱看不上谁看不上,那样手低眼高门缝里看人的,我还不爱搭理呢!”张翠莲蹲在地上削土豆,笑眯眯的对董丽华说道。

“那学校里,可有交好的同学?”董丽华也不知道说啥好,反正心疼孩子又隐隐觉得挺骄傲的。

张翠莲点点头,笑着将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告诉董丽华。想了想又将顾致城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说了出来:“我去医院走错了路,撞了一个老太太。也挺不好意思的,就送她回病房。一来二去的也就熟了,跟他们家还挺好的!”

董丽华是个传统的女人,听说那人家是个高门便有些担心。

“人家条件好愿意跟你来往,那是缘分。只是别太过了,整的咱们巴结他们似的。再说,你不说人家家里头有个小子么。去了也不好,以后别去了!”张翠莲闻言笑着说道:“妈!人家都回部队了,可没有在家。再说我也只是为了素材问问而已!”

董丽华依然觉得不好,严厉的说道:“那也不行!以后有事儿问你爸,你爸也是过来人。赶明家里头装个电话,你有事儿打电话。”

张翠莲笑着点点头:“行啊,反正也不熟。以后不联系就是了!”

董丽华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倒不是担心闺女有旁的心思。就怕人家外头的人,以为张翠莲痴心妄想。

孩子大了,找对象结婚很正常。只是这两口子过日子,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听着那人家不错,也许会对张翠莲挺好。

可是张家呢?邵华两口子心术不正,本来就高攀人家。在闹一些事儿,反倒让孩子难堪。

倒不如找一个条件不大好的,自己这边多给点私房钱。回头张翠莲再一哭穷,邵华也不会太闹。那姑爷家里不如自家,反而有些压力。这样可以对张翠莲好一些,日子慢慢也能过得长久。

张翠莲看着董丽华不知为什么在发呆,忍不住问道:“妈,你想啥呢?”

“家里有黄豆,你买它干啥呀!哎呀,冬天青菜多贵啊,以后可不行买了!”董丽华被张翠莲喊了一声,笑着打岔。

“嗯我知道啦!过年了,总不能天天吃肉吧。再说,我想着趁着这段时间在家里头。好好给你们做点咸菜!”张翠莲笑着敷衍。

“上回你走之前,做了多少样咸菜。家里够吃啦,倒是你,在学校可不要不舍得花钱啊!”董丽华归纳完东西,又开始唠叨女儿。

张翠莲每次回来,都特别的感动。这次也如此,她笑着拉着董丽华进屋。看见窗台上一如既往空空如也,便开口道:“屋里面这么暖和,为啥不种点东西?就是小葱、蒜苗也是一把菜。而且绿油油的看着好看不说,还有生气!”

第三十八章 借钱

第三十八章

张翠莲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董丽华也不是个磨磨蹭蹭的人。

娘俩研究了一下,也不管谢军同不同意。反正这些都是老娘们的活儿,他也用不着沾手。两个人找了木板,在菜园子里挖了一些土。堂屋的窗台上放着裂缝的花盆,张翠莲睡觉的屋里面摆着用木板挡着的土槽。

掰开蒜瓣插进去,浇足够了水。只等着过几天蒜苗就长成了。花盆里面张翠莲种了点青辣椒,还有一盆是韭菜。

吃过了下午饭,张翠莲又将买来的新绿豆、黄豆翻了出来。与董丽华一起发绿豆芽、黄豆芽还有黑豆芽。

“平时的时候想吃了,我也自己发一盆。但是就我跟你爸,而且你准备的咸菜样数也多。今年冬天我就没做,早知道你想吃,我就先给你发上了!”看着张翠莲屋里面满满登登的都是吃的,董丽华心里暖呼呼的。

自打张翠莲走了,这个西屋就空了下来。平时两个人除了打扫一下,也都不爱来这屋。

张翠莲回来之后,先是在窗户底下摆了一流的咸菜坛子。这会儿又在靠墙的这边,摆了一个槽子。不大的火炕上面,放着三个大面盆。

似乎有了孩子,这个家才算完整,才有了生气。

“这有啥的,你们该吃就得吃啊。以后条件好了,想吃咸菜我也不让你们吃!”张翠莲低着头,想着十几年之后的日子。九十年代开始,人们的生活条件富足起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想吃咸菜、窝窝头的挺不容易的。婆婆丁都算是野味儿了,得花钱去郊区农家院里吃。

董丽华只当做张翠莲孝心,也没往旁的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