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 (第1/4页)

张翠莲这个小店与那些什么文化产品公司,文具有限公司相比简直就是个手工作坊。

当招标部门将投标单位的名字通告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纳闷那个什么御工坊到底是什么玩意。感觉就像是自己手工做笔的地方,怎么听都觉得实在是太儿戏了。

招标部门的同事按照各家单位的地址,认认真真的进行了实际考察。随后张翠莲将做好的标书打印成册,然后装订在牛皮纸里面封存好。在牛皮纸上贴着打印好的公司名称,十分郑重且非常专业的将标书递了过去。

张翠莲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接触过什么招标,她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标书是怎么做的。好在她二楼招的员工里面,人家有一个是专业出身。

将她原本弄得非常不符合规格看着就没什么诚意的标书改了改。张翠莲之前做的标书无非就是打印出来的使用说明而已。七八页的文档,夸大其词的诉说了这个御工坊有什么样的本事。无非就是前面介绍公司文化,中间介绍产品,最后就是项目报价。她还自以为很高级的用透明书皮装起来,看着还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最终还是专业出身的王亮大刀阔斧的改了一下。将内容的重点换成了御工坊的经营特色,着重介绍产品的专业性。所有的照片都打印成彩色,最后装订成书本的样子。放在牛皮纸制造的公文袋里面,装订起来。

御工坊的标书果真在整个投标过程中,让负责人觉得眼前一亮。在没有走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御工坊成为了三家定点单位的其中一个。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期中考试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期中考试

生意这种事情,你做了慢慢的就会悟出来很多道理。张翠莲的这个新店笔卖的着实不错,可是她一心想要壮大的图文事业却停滞不前。

生意人看得懂账本这是基本的,没有能力请会计的时候总得要老板自己来弄。楼下生意红火,可楼上每个月都在亏损。赚的钱都不能够支付员工的工资,饶是张翠莲心再大也有些顶不住了。

十月底十一月初是大部分学校期中考试的时候。这也是康康上小学以来第一次成果展示,董丽华相当的重视。

张翠莲发现事先谈好的自由外包式油印工作根本就行不通。最频繁的就是康康的班主任,私下里想要给学生开小灶。让张翠莲复印一些她自己出的习题,这笔费用由班费出。

作为康康的母亲,张翠莲在这个时候肯定要顺手推舟不要钱的。虽说很多人不会这么大方,最多便宜一些不会亏钱。但是张翠莲想得开,无非就是给一个班级印一些卷子资料而已。既给了老师方便,也让康康在同学面前展露了风头。这一年能花的钱,全加起来能有多少钱呢!

张翠莲还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事先谈好的生意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康康的考试成绩就下来了,成绩还算不错双百。

康康这才是小学一年级而已,学习的课程早就是两年前就学过的玩意儿。上学之后张翠莲每天晚上都陪着康康一起写作业。规定了写作业的时间以及看动画片跟睡觉的时间。

打下一个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对康康来说十分的重要。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这个难度并不高。很多孩子得了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甚至九十九分。都不是因为那题不会做,而是因为马虎。

张翠莲没想到康康看着淘气的很,做题的时候也很细心。作为有些“贡献”的家长,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张翠莲作为学生家长代表上台演讲。

具体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谁的妈妈。家长会结束之后,孩子们的父母都会在自己家的孩子提及一个人的名字。这对康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

康康早就不满足于当一个小小的体育委员,不止一次的在家里面说要当就要当老大,要当班长。张翠莲总不能找到班主任,强制要求让班主任选自己的儿子为班长吧。

那么默默地帮助康康做一些小小的贡献,多让孩子刷一些存在感她总是能做到的。

全天下的父母似乎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打听别人的家孩子的成绩。不管是张翠莲在自己的店里还是顾致秋闲来无事跟饭馆的客人闲聊,都会有意无意的炫耀康康的考试成绩。

董丽华也是一副非常满意的模样,小区里的老太太们都知道了康康调皮归调皮学习成绩还是非常好的。

在家里人中谢军的态度算是比较另类的,他从来不主动提及康康的成绩。有客人聊到这个话题,他也摆出一副师范附小教学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