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跟。伺候好未来的两代皇帝,就能成为将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爬上太监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宝座。为此冯保不但没有出卖裕王,而且尽力帮助裕王当上皇帝。

黄锦之所以想秦泰提及冯保,就是因为他有一些私心。黄锦希望秦泰能够多照顾一些冯保,为冯保多注意点,免得冯保将来走错路。黄锦和冯保不但是师兄弟,而且也是好哥们。黄锦为人仗义,在皇宫内廷早就有了“义阉”的外号,不过大家都喜欢叫他“大哥”。不是说黄锦喜欢做老大,而是因为黄锦总是像大哥一样照顾着大家。冯保的外号叫“鬼难缠”,在慎刑司的时候,是一个拷问犯人的好手。但是冯保绝对不会冤枉好人,更不会栽赃陷害。冯保年轻的时候,虽然有点嚣张,但是绝对不会随便欺负人。他笃信佛教,经常以因果报应警醒自己。许多犯事的宫女和太监,不是去找“大哥”黄锦帮忙,就是去找“鬼难缠”,求他手下留情。所以黄锦和冯保的关系不错,这才有了后来黄锦为冯保求情的事情。隆庆皇帝登基之后,本来就想让冯保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原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担任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可是因为冯保没有在司礼监当秉笔太监的经验,再加上孟冲也起了不少作用,所以隆庆皇帝才有了让孟冲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出任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的决定。不过大家都知道孟冲虽然资格老,但是人缘和后台都没有新来的冯保深厚,将来的内|宫老大的位子一定是冯保的。所以大家一边投靠冯保,一边为冯保打好基础。因为冯保信佛,所以一些爱拍马屁的人,给冯保取了一个外号叫做“万家生佛”。太监们人前人后,都叫冯保“老佛爷”或者“佛爷”。久而久之就连大臣们也在背后,称冯保为“佛头”,一些官员甚至于向冯保请教佛理,以此接近冯保,讨好冯保。

第十八回 天家有喜十八

关于太子爷的事情,秦泰是听张居正这个好友在书信里提到的。当年张居正是裕王的侍读,经历了太子爷诞生的全过程。后来裕王爷,也就是现在的隆庆皇帝希望有人从小教导世子爷。当时裕王手里没有多少人,能够算得上人才的只有高拱、谭纶、张居正。高拱是裕王的老师,要专心辅佐裕王取的帝位,不能兼任世子爷的教导。谭纶本来是最好的人选,可是一来谭纶有公务,不能经常在裕王身边,第二谭纶没有孩子,好像对管教孩子没有什么经验。张居正不但有耐心,而且家里有一个孩子已经长大,一个孩子刚刚启蒙。鉴于这种情况,裕王请张居正担任世子爷的老师,从小辅导世子爷。当时世子爷连路都不会走,说话都不利索,当他的老师其实是帮着带孩子。张居正以无比的耐心,教导世子爷为人处事的方法,也让世子爷小小年纪懂得了皇家的礼仪规范。据张居正所说,这个世子爷,也就是现在的太子爷,不但聪明而且机灵,是一个皇帝好苗子。所以张居正就算再忙,也要保证太子爷的学业教授,希望为大明培养出一个好皇帝。

秦泰看好太子爷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太子爷的生母李贵妃。虽然明朝的皇后和妃子,出身都不是太高贵,这是因为太祖洪武爷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生前下达的指令。马皇后说穷苦人家的女孩子不但懂事,而且坚韧早当家,有利于管理好后|宫。可以后来的皇帝好像都不喜欢家世不好的皇后或者妃子,嫌弃她们不是长得不好看,就是举止粗鲁。其实不光是皇帝,就是一般的男人都有一样,有好看的当然不喜欢难看的。穷人家的女孩子一般没有机会学习礼仪和读书认字,当然无法和皇家长大的年轻皇子交流了。再说穷人家娶不起大家闺秀,娶的老婆不是歪瓜裂枣,就是五大三粗的,从根子上就不是美人应该有的好“娘种”。所以在大明的历朝历代,恩爱皇家夫妻几乎很少见,皇后更是皇宫里的摆件,皇帝几乎和皇后不太熟悉。可是也有例外的,李贵妃就是其中的一个。李贵妃的父亲出身也不好,以前是杀猪的,后来因为伤到了腰,只好改做泥瓦匠,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家。可是李贵妃不差,不但识文断字,而且长得有模有样。进了裕王府后,李贵妃马上得到裕王的宠爱,李贵妃不但是裕王的爱妃,更是裕王的好参谋。最为争气的是,李贵妃为裕王生下了一个世子爷,也因为这个孩子,裕王的皇位接班人才能确定。所以说李贵妃不但给裕王带来了好运,也给朱明王朝带来了希望。当上皇妃之后,李贵妃并没有因为生了太子爷而恃宠而骄,反过来和陈皇后搞好关系。明面上陈皇后是后|宫之主,其实上是李贵妃帮着陈皇后管理着内|宫。李贵妃不但要震慑后|宫,而且要辅佐好隆庆皇帝,尽量为隆庆皇帝争取一些资源和权利。张居正是一个自大的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