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强烈的反差,饶城山跟在她后面,有些抓不准重点。

来来去去几次,聪明的饶城山不仅能种出漂亮的水稻,还因为速度快得了几次表扬,领了不少粮票。

饶城山心疼崔冬梅一个女孩每天要干那么多活,每次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偷偷跑到崔冬梅田里帮她。

他一个单身汉在乡下,领得粮票多了也用不着,他知道崔冬梅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就偷偷地把粮票送给她。

崔冬梅对饶城山的看法是发生过化学变化的。

同批下乡的知识青年里,饶城山不是给她印象最深刻的,在大队长让她教他种水稻之前,她对他的印象仅仅是那个男人是个大个子而已。

刚接触饶城山,崔冬梅是有些瞧不起他,觉得他就是个大少爷,白长那么大的个子,庄稼汉都当不了。种水稻完全是在糟蹋庄稼,她好心教他,他就只会慢吞吞跟在后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每次叫他都要叫好几声他才答应。

原本以为他就这样了,却不想他居然很快就掌握了要领,种得快又多,成了他们队里的一把能手。

他每天种完自己的责任田,就偷偷跑过来帮她种。两人也不说什么话,就那么沉默地在田的两头劳动。有时候崔冬梅也不好意思了,不让他做,他就满不在乎地教育她:“体力活本来就该男人来做。”

有时候他也偷偷给崔冬梅塞点粮票,也不说什么,问他他就很拽地说:“反正我也吃不完,你们家替我吃了吧。”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崔冬梅总忍不住去关注饶城山在做什么,村里姑娘们议论那些知识青年的时候,她总忍不住去听大家怎么评论饶城山。

那个时代,多的是姑娘想走出大山。知识青年无疑是个桥梁,他们只是下乡劳动的,总有一天会回去,如果能嫁给知识青年,就能到城市里生活了。

在那个作风比生命还重要的年代,村里抓了好几对在田头偷欢的小情人,都受到了严肃的批评,有个被揭了事的姑娘受不了被议论丑事,在村里的水井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这些事让大家都开始自危起来,崔冬梅脸皮子薄,怕被议论,不敢再接受饶城山的帮助。

在崔冬梅刻意地回避下,两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面。再见面。是在村里唯一的学校里。

一间简陋的泥瓦房,里面上小学的课程,不管年龄,都上同一年级。外面上初中的课,分级方式和小学一样,全部都在一起。

由于师资的严重不足,高中毕业的饶城山也被抓了过来。

拿着课本的饶城山正准备去上课,就看见泥瓦房小小的透气窗外,站着一个美丽忘形的姑娘。

她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专心致志地看着老师在上课,求知若渴,连自己正在放的牛脱了绳子,就要跑了她都不知道。

饶城山上去牵住了拴牛的绳子,轻手轻脚地走到崔冬梅身后,恶作剧地凑在她耳边幽幽地问:“你在偷窥什么呢?”

崔冬梅受了惊吓,猛一回头,嘴唇直接擦到了饶城山的脸上。

这让她完全乱了方寸,整张脸全然胀红,手足无措,大脑空白,连牛都放了牵,转身就要跑。

饶城山眼疾手快,伸手抓住了正要逃跑的崔冬梅。很认真地问她:“我又不是鬼,你怎么见了我就跑?”

第十章

崔冬梅被饶城山抓住了手,立时触电一样拼命退步,努力想要挣脱饶城山的桎梏,但一个女人总归是敌不过男人的力气。她急红了脸,气愤不已地斥责道:“你们城里男孩都这么随随便便抓女孩的手吗?”

原本准备放开的饶城山突然来了兴致,决定逗逗崔冬梅,乐呵呵地说:“也不喜欢随随便便抓女孩的手吧,就喜欢随随便便抓你的手。”

崔冬梅气极,啐他:“流氓!”

饶城山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崔冬梅气得胀红脸的样子很可爱。他夹着课本,将牛绳递给崔冬梅:“你这可真是放牛;‘放生’的‘放’。”

崔冬梅这才意识到牛绳松了,不好意思地撇过头去。

“想上学就到教室里去。反正我是老师。”

崔冬梅高傲地抬起头,嘴硬至极:“谁说我想上了?我……我就路过……”

说着,牵着牛转身走了。偏偏她家的牛还不听话,硬是不走,她力气不够大,拽了半天仍是纹丝不动,气得她直跺脚。

崔冬梅小心翼翼回头看了饶城山一眼,见他还站在原地看着,一时又难堪又尴尬,忍不住拍了自家牛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