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冯治安之第七十七军,位于六安、叶家集公路以南之霍山、青山镇、两河口一带。

于学忠之第五十一军,位于史河以东之叶家集、熊店、开顺街、八里滩、白大畈、石婆店、独石镇、麻埠地区。

宋希濂之第七十一军,位于叶家集史河岸之石门口、富金山、丁巴店、刘家岗、下板桥地区及固始、三河尖方向。

田镇南之第三十军、冯安帮之第四十二军,位于商城地区,阻敌横越大别山。

(二)李品仙之第四兵团,位于大别山南部之太湖、黄梅、广济、浠水地区,阻敌沿江北攻向武汉。

王瓒绪之第二十九集团军,位于太湖县以北之山区,进行敌后游击。

覃联芳之第八十四军位于黄梅以西地区。

张义纯之第四十八军位于广济以东。

韦云淞之第三十一军位于广济以西一带。

第九战区:

(一)薛岳之第一兵团,将赣省保安团及第七十四军一部,配置于鄱阳湖之管枥市(南昌以东)至庐山以东之星子,担任沿湖西岸之守备。

卢汉之第三十军团,位于南昌东南之进贤、东乡浙赣铁路沿线。

叶肇之第六十六军位于南昌。

俞济时之第七十四军位于德安、永修。

廖士翘之鄱阳湖警备部队,担任湖内水上作战。

商震之第二十集团军,位于宜春、万载。构筑东向工事,以防敌进入赣西铁路沿线地区。

(二)张发奎之第二兵团,守卫九江之长江两岸及田家镇要塞。

王敬久之第二十五军、李玉堂之第八军、李汉魂之第六十四军,配置于沿鄱阳湖之星子、姑塘及九江地区。

李延年之第二军位于田家镇要塞。

霍揆章之第五十四军位于瑞昌江岸之码头镇及富池口要塞。

吴奇伟之第九集团军位于庐山西麓铁路线上之黄老门及马回岭。

孙桐萱之第三集团军(缺五十五军)控制于九江以西之瑞昌、阳新地区。

汤恩伯之第三十一集团军,集结于南昌以南之丰城、清江(樟树)附近。

王陵基之第三十集团军集结于高安、上高地区。

关麟微之第三十二军团在武汉以南之咸宁、蒲圻地区集结,作为战区之机动部队。

(三)桂永清之第四十军,在岳阳附近之城陵矶、临湘、通山之间,构筑横跨粤汉铁路南北之工事,阻敌沿长江和铁路攻向岳阳及长沙。

(四)丁炳权之第一七九师(后属第八军)守长沙。

第五、第九战区在兵力部署上,对敌军可能通过的各地区进行大纵深的多层设防,以迟滞和消耗敌人。

国民党军在江北,除第五战区从东面、北面作了保卫武汉的部署外,还令第一战区加强敌后游击,将主力置于确山、汜水一线,占领阵地,重点位于禹县地区,相机转入攻势;抽出三个师,移驻于潼关地区,并归西安行营指挥,以确保潼关以东之铁路免遭位于晋南运城、永济、风陵渡之敌二十师团之袭扰。

空军部队之主力集结地武汉、南昌机场,轰炸敌在长江中的船舰;袭击敌沿江之机场;漂雷阻止敌舰西进。

炮兵部队配置于沿江要地及田家镇要塞地区。

所有计划打印好后,蒋介石时常拿出来翻翻。有时面对地图,思考着什么,脸色时好时坏。按他的设想,徐州会战起码能拖住日军四五个月,即使是徐州失守了,日军因伤亡过大,起码也要休整三四个月。他估计日军南下武汉大约在10月份以后,这样,可以利用近半年的时间,调兵遣将,修筑防守工事。然而,世事难测,敌人却没有按蒋介石的预想去做。他们在占领了徐州以后,根本没有作半刻的停顿,而是马不停蹄地沿陇海路向西猛追。敌人如风卷残云,把国民党军撵得鸡飞狗跳。参谋次长林蔚每隔半个小时,都要来向他报告一次敌情。5月19日,林次长向他报告说,日军占领徐州后,以徐州为中心,鲁西、鲁南、苏北、淮北突然出现了日军十多个师团的番号,包括已占领徐州以西的陇海线日军,总共有50万日军。第五战区的几十万部队已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敌人是装甲机械化部队,占绝对优势,五战区部队被敌人围追堵截,分割歼灭,是易如反掌的事。况且鲁西、鲁南、苏北、淮北基本上是平原地区,更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动。

水淹日军(2)

5月21日上午,林蔚急匆匆跑来,向蒋介石报告,说徐州突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