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3页)

会议室的摆设,几盆一叶兰也依旧绿得热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感悟北京

在这么多次寻访名人故居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连同〃故居〃里普通人的生活也一同造访了。在北京,名人故居大概有两百多。但作为〃名人故居〃开发并开放了的却并不很多。更多的〃名人故居〃里仍住着老百姓。

在这些寻常百姓的眼里,什么名人都和自己关系不大,知道也好,不知道也无妨。住在这名人故居里,在意的还是吃饱穿暖的实在生活。所以记者在寻访的时候,居民们或是对来者视而不见,或是投来警戒的目光。幸运的时候,也会碰上热心的住户,把他所知道的关于故居的故事利利落落地抖出来。因而,当我来到茅盾故居时,还真有些不习惯这故居里的宁静。

茅盾故居是茅盾先生在1974年到1981年期间生活的地方。它的产权归中国作家协会,现在具体管理的是其下属的现代文学馆。文革期间有大量名人故居,通过所有者上缴变成了国有财产。除了少量的故居,比如宋庆龄故居、老舍故居等被政府拨款修葺然后对外开放外,大部分名人故居作为集体财产,被许多机关单位和街道长期使用。产权不清带来了责任主体的模糊,而在北京还没有一个专门管理、开发名人故居的机构。正如与茅盾故居的工作人员聊天时他们所说,三天一小会,七天一大会是常有的。今天要开一个安全防火会议,明天要开一个文物保护会议,再过一阵说是要考虑故居的修缮问题。每一次会议都由不同的机构或者单位牵头、负责。与此同时,名人故居门口的牌子越挂越多。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保护〃等等。看见这些大小牌匾,如我这等普通参观者,渐渐也知道并开始关注起这些〃不可移动性文物〃来。

然而,知道不等同于认识,关注也不等同于兴趣。在多数时候都寂静无声的名人故居里,所有的格局都按名人生前的样子依葫芦画瓢保留了下来。可是,我们难道要看的就是这些物品的保留吗?难道一切都不动就是对名人故居的保护负责吗?

一次不经意间读到茅盾先生的一篇小散文,叫《天窗》。写的是小时候在家乡乌镇,落雨的天气里家长把孩子吆喝回来,孩子们便站在屋里的天窗下看雨滴的感受:〃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它们比你在露天感到的要大这么百倍十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站在茅盾先生的书房前,想起这段文字。不知在乌镇他的故居里会陈列些什么。如果在那老屋的天窗旁贴上这篇小文章,会不会让参观的游人会心一笑,一道想象一下那〃卜落卜落的雨脚〃呢?当然更有可能的是,那个天窗早就不在,而回忆也早就没有了现实的依凭。

按照国际通行方式,名人故居的保护首先是以实物保护,及故居内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为主,其次以设立标志和陈列图片、图像等方式相结合。因此在英国莎士比亚的故居,几个世纪前的那条小石子路才会仍旧存在,他常去的那座城堡也在,城堡里放的仍是莎翁在世时经常听的音乐。一切都与莎翁时代同步,任何一个读过他文字的人,可以与他神交,浅显些的也可以感同身受。

如果在茅盾先生的故居里除了罗列他的人生过往以外,还有更多文章与现实的情景再现,茅盾先生才会真的鲜活地存在我们的心里,如果在茅盾先生的故居旁,经常上演由他的名篇改编的话剧《林家铺子》、《子夜》,或者别的,只怕光临的不只是茅盾作品的喜爱者,还有更多话剧艺术的追随者。

其实,游客们在意的并不都是故居本身,更多的还在于感受故居主人曾经的生活,这恐怕也是保存故居的意义之一吧。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名人故居里保存的生活

● 民间记忆

这里其实就我一人

●李亦飞(56岁,茅盾故居工作人员)

我在这故居工作有十几年了。这胡同(后圆恩寺胡同)深,除了一些老头老太太拿着年票来看看以外,其他来参观的人不多。故居里的展馆和展品多少年没动过,也没换过。茅盾故居属于现代文学馆,不是独立的单位。我们这儿有三个人,其他两人都请病假了,其实就我一人。你说我是这故居里的讲解员、安全员、防火员、值班员、接待员、服务员都行。现在,我们正在申请经费,对故居的房子、暖气系统翻新一下。另外,对陈列馆也准备作一个重新布置,加进一些现代科技的元素。

● 后人访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