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在另一次接受台湾《联合导报》杂志社记者访问时,陈立夫表示:假如中国大陆的邓小平请他去谈一谈“如何以中国文化来统一中国”的话,他一定去,但又说,台湾的“三不政策”使他出不去。

陈立夫的提案及一系列谈话,对国民党长期坚持的“三不”政策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国民党当局既对他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最后武断地否决了他们的提案。

这对陈立夫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一下子陷入迷茫之中。

他不理解台湾当局为什么如此顽固,他在回忆录中深为惋惜地说:“我与赵耀东同志、连同中央评议委员32人,提案以中国文化建立两岸之共信,并以一百亿元与中共共同开始建设国父实业计划之一部分。

藉以建立互信,进而达致两岸之和平统一,此案通过中央评议会议,此一构想有胜于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号召,中共方面有###之反应赞成,但吾政府方面,似怕中共之乏诚意,未有进行”,尽管“海内外各方面反应”极佳,“此案仍不免胎死腹中,殊为可惜”。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提出,以及陈立夫诸多有关统一的言论,奠定了他在海峡两岸关系上的特殊地位,台湾媒体尊之为“促进两岸交流与和平”的“基磐”,他还当选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

1994年,陈立夫向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赠送一幅墨宝,书云:“求统一不谈小节,为和平先天至诚”,表达了他渴求祖国统一的心情。

李登辉上台后,鼓吹“###”,对要求统一的台湾爱国人士进行打压,不仅不尊重陈立夫等人有关统一的设想和建议,连陈立夫的“总统府资政”的头衔也给拿掉,对此,陈立夫既感到愤懑,又感到忧虑。

1999年4月,《财讯》杂志采访陈立夫时提起此事。

陈立夫说:“曾经有人帮我问过李总统,为什么不让陈立夫做资政了?他说,因为我常常在美国。

其实我没有,我去美国不超过3个月,每次都请假,回来也会销假。

”原因是什么呢?陈立夫说:“他有时候要搞###。

”对李登辉上台后的言行,陈立夫十分不满,他说,蒋经国逝世后,推李登辉代之,“及国大召开,一部分代表有不同意见,拟另推他人,乃有八大###出面斡旋之举,不料事后老国代被迫退休,二届国代,另行产生,并主修宪,###嚣张……”当记者问如何看两岸统一问题时,他信心十足地说:“现在是中国发展的最好时刻,美、苏两强都有困难,只要两岸把真话讲出来,统一蛮容易”,“我相信不要多少年,中国会世界第一”。

对于###,陈立夫坚决反对,他接受大陆学者陈秀惠访问时说:“在自己漫长一生中,从小时候起就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要说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谁代表中国的正统之争。

如果台湾有人宣布世界上有###,我想事情一定会变得相当严重,不但我们的文化生命会立刻紧张起来,整个民族生命也会立刻紧张起来,一定会国无宁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壮心不已(3)

”他还说:“台湾的根在大陆,‘大台湾’再大也是弹丸之地,岛内被殖民统治的历史太长,尤其在日据时期祖国文化几被摧残殆尽,数十年来虽然吾辈上下辛勤耕耘稍有进步,然当今主事者甚至连对国族认同都发生问题,我还能指望这些人热心于文化认同?故以为中国文化之伟大复兴全赖大陆。

”因此,他认为:“国民党必须挺身而出突破危局,与###商谈两岸一切问题,两岸和平统一了,国家强大了,中国文化的再发展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陈立夫十分关心大陆的发展,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关心台湾,也关心大陆”,对大陆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他予以充分肯定,说:“大陆从文革结束到现在20多年,人们可以继续说三道四,可谁也无法否认其国力的日益强盛。

”大陆对陈立夫也十分关心,充分肯定他为两岸统一所做的工作,邓小平曾托程思远找到陈立夫,邀请他回大陆看看,但最终没能成行。

对此,陈立夫无奈地对媒体说:“是‘三不政策’让我出不去。

”正是台湾当局的顽固态度,使陈立夫没能担当起统一使者的大任,也使他最终没能看看他可爱的故乡。

2000年6月16日,在台湾国民党第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第四次会议上,陈立夫与梁肃戎联署提交《国共第三次合作,共议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