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就找到蒋介石门上,传达斯大林元帅的口信,要求宋子文前去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便使苏联出兵中国“名正言顺”。很简单,如果苏军不出兵中国,就无法兑现雅尔塔会议上那些利益。

日本军方根据他们错误估计行事。当4月5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阴沉着脸宣布废除《日苏中立条约》,又不断向西伯利亚增兵时,日军中央统帅部仍十分肯定地认为:至少在1945年末,苏军不会向日军开战。

后来,随着苏军向东线转调兵力加速,日军大本营才觉察到有点儿不对劲,但仍未改变以前的基本判断。5月30日,才决定从派遣军抽调四个师团,一部分充实到关东军那座半空的架子内,一部分充实到朝鲜方面军内。同时命令关东军加强战备,第一,准备反击美军从北朝鲜登陆;第二,才是对付苏军进攻。

关东军开始紧急扩充军备。

首先是增加兵员。当时日本本上正受到美军的大规模空中攻击和日已迫近的海、陆军事压力,一个兵也抽不出来。中国华北方面的派遣军受到已相当强大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全面反攻,而在长江方面则受到美式化后的重庆政府军的层层攻击,也是自顾不暇,无法抽兵北上。日军大本营只得命令关东军司令官,由满洲自身实行全体动员。动员最大兵员指数为九十万。实际上这只。是个理论数字。

关东军于6月初开始动员。对在满洲的日本适龄男子,实行全体动员,好不容易才收罗了约二十五万人。

关于武器装备,那就更困难了。因为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内,中央统帅部为了进行本土决战,就已将关东军山炮以上的武器和剩余的枪支、弹药,全部运回日本国内。现在新动员起来的二十五万人,只好靠关东军老部队之间调整、挪用。同时,把伪满军尽量改为槁后勤,将他们手中的枪枝弹药收归关东军新扩部队。割肉补疮,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关东军司令官只得下令削竹枪装备新编部队。

新扩编部队的军官、战斗骨干都等于零。统帅部一个军官也抽调不出来,仍然全靠关东军就地取材。这样的军队能否进行现代化的大兵团作战,不言而喻。

关东军在后期实际上是一群由满洲地区的日本侨民和公职人员临时凑合起来的乌合之众。严格他说,这是一支不能作战的“军队”,它的存在和被消灭,事实上与日本无条件投降毫无关系。

9

7月21日,夜。

柏林郊外的波茨坦。

连日来参加三巨头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显得有点疲倦。此时,意大利和德国先后战败,欧洲战场业已沉寂下来。剩下的只有东方的日本了。

这日本军队也打得真亡命,在冲绳岛附近的海战中,日本海军竟以大将级的高级将领,亲率神风特攻舰队,与美军进行搏斗。

为了促使苏联早日对日作战,共同打败日本。5月28日,杜鲁门派哈利·霍普金斯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元帅会谈。斯大林却把出兵的皮球一脚给杜鲁门踢了回去,说苏军出兵打日本,涉及中国对雅尔塔提案的同意,只要蒋介石同意了密约中给予苏联的“利益”,他随时可以出兵。

当然,斯大林元帅在对蒋介石施加压力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伸出橄榄枝。他向美国总统的这位特使表示:只要蒋介石答应了那些条件,他愿做一切能做的事,来帮助重庆实现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唯恐特使不明白他话中意思,还进一步点明:他认为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者中没有能统一中国的有力人物。……

此时,马歇尔将军急匆匆走进杜鲁门的房间,告诉他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7月16日,就是波茨但会议的第一天,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上,成功地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意味着美国拥有了瞬间可以抹掉一座大城市的打击能力。

杜鲁门闻讯兴奋异常,对马歇尔说,我们既然拥有了这种神奇武器,就完全可以同英国和中国一道打败日本。那就没有请求苏联帮忙的必要了。

马歇尔说由于雅尔塔密约中苏联占有那么大的甜头,现在不叫他们出兵,恐怕也办不到。

杜鲁门和马歇尔商定:美国仍欢迎苏联参战,但并不对此寄予什么希望。同时,要尽力挽回雅尔塔密约中牺牲中国利益的部分,以便使中国更加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

杜鲁门再次派哈利到莫斯科斡旋,劝说苏方放弃对中国领土的那些要求,又一次遭到斯大林的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